新思路脑出血的治疗思路

导读

   

  脑出血(cerebralhemorrhage)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患病的原因主要与脑血管的病变有关,即与高血脂、糖尿病、高血压、血管的老化、以及不良生活习惯,如吸烟等密切相关。脑出血的患者往往由于情绪激动、不适当用力时突然发病,早期死亡率很高,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

 

  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为降低颅内压。脑水肿可使颅内压增高,并致脑疝形成,是影响脑出血死亡率及功能恢复的主要因素。积极控制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是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的临床治疗很少涉及神经元保护层面,没有从抑制神经元凋亡角度入手。

  Src和PAR1都可能影响NMDA受体信号传导,大鼠脑出血模型和体外凝血酶损伤模型也能产生SRC-PSD95-GluN2A级联信号。体内和体外实验结果表明脑出血模型上调Src和GluN2A酪氨酸的磷酸化,增强Src-PSD95-GluN2A相互作用。PAR1拮抗剂RLLFS和Src抑制剂PP2均能抑制SRC-PSD95-GluN2A之间的相互作用。总之ICH发病后,活化的凝血酶受体PAR1诱导Src激活,增强Src-PSD95-GluN2A信号通路,上调GluN2A磷酸化。这样的信号级联将可能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图:凝血酶SRC-PSD95-GluN2A损伤通路示意图

  凝血酶是凝血酶原裂解产生的丝氨酸蛋白酶,是凝血级联的基本组成部分。在脑部任意部位发生损伤或出血而引起血脑屏障(BBB)破裂时均能产生凝血酶。凝血酶在缺血性、出血性和创伤性脑损伤中造成的损伤程度与它的浓度密不可分。当凝血酶的浓度大于nM,可造成进一步的脑损伤。凝血酶作用于其受体,即:蛋白酶活化受体(PARs)诱发脑水肿,从而形成血栓引发炎症反应。PARs是G蛋白偶联受体(GPCR)的一个亚家族,包括PAR1、PAR2、PAR3和PAR4。PAR1在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中高表达,并与Gαq/11、Gαi/O和Gα12/13蛋白偶合组成细胞信号通路。PAR1分布于哺乳动物大脑皮质、基底节、纹状体和神经元中。PAR1刺激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刺激诱发的长时程增殖(LTP)和神经生长因子(NGF)分泌。高浓度凝血酶通过PAR1的激活加重短暂性脑缺血损伤。此外,PAR1缺陷性小鼠短暂性脑缺血后,梗死体积只有正常小鼠的1/3。同样,侧脑室内注射PAR1拮抗剂BMS-也能将梗死体积减小到1/2.7。这些结果表明凝血酶在许多脑损伤模型中过表达,其下游通路SRC-PSD95-GluN2A参与神经元损伤。因此,阻断PSD95-GluN2A相互作用可作为脑出血的重要治疗靶点。

文章来源:ScientificReports

文章标题:ProteaseActivatedReceptor1(PAR1)EnhancesSrcmediatedTyrosinePhosphorylationOfNMDAReceptorInIntraCerebralHemorrhage(ICH)

编译:元一水康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
白癜风最好的治疗方法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yfzl/1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