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录
上周有小伙伴在留言板给小编留言说要有脑出血的个案护理。
首先很感谢小伙伴提出需要,望大家以后也可以多多提出需求,小编尽量满足大家。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脑出血。
“不懂装懂才是最可怕的”
1.评估病人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的变化。
2.评估呼吸频率及呼吸形态,如有异常,随时做好气管切开准备。
3.评估有无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4.评估引流通畅,观察引流液的性状。
1.颅内压增高。
2.潜在并发症:脑疝。
3.有感染的危险。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5.便秘。
6.进食模式改变:血管鼻饲。
术前护理
1.密切观察神志、瞳孔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2.立即行备皮、备血、更衣、导尿等术前准备。
3.遵医嘱予以甘露醇等脱水利尿药。
术后护理
1.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20°;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搬动,翻身时动作要缓慢轻柔,避免病痛刺激引起血压变化;24小时专人守护,协助满足患者的生活需要。
2.避免或减少各种不必要的刺激,保持环境安静,消除各种噪音,光线要柔和,防止环境因素对患者情绪造成不良刺激;嘱患者亲友探视时,不与患者进行生活、工作等方面不必要的谈话,避免情绪激动。
3.及时清除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呕吐物,防止窒息。
4.保持大小便通畅: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饮食,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便秘者可用开塞露、石蜡油或缓泻剂;排尿困难及昏迷者应留置导尿管。
5.稳定血压:稳定血压是防止发生心、脑血管意外的重要措施。但血压降的不宜过低,以防脑组织血流灌注不足。若血压过高,应遵医嘱给药,徐缓降压。
6.观察生命体征: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瞳孔、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头痛、呕吐等情况,并注意水电解质平衡。
7.精神紧张、烦躁、头痛、失眠的患者遵医嘱给予镇静剂或镇痛剂。
8.心理护理:患者病程长,易烦躁,因此护理人员应关心爱护患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出心理护理方案,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工作,耐心安慰患者,使其消除悲观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指导患者学会自我调节,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激动和突然用力。
①再出血:是主要的急性并发症,应重点观察意识、瞳孔、脉搏、呼吸、血压、头痛及患者情绪变化。一旦发现烦躁不安、瞳孔大小形状异常、血压再次升高、心率呼吸减慢、剧烈头痛、呕吐等再出血先兆,应立即就诊或报告医师,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②脑血管痉挛:脑出血后有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可能,若患者突然出现或加重意识障碍、头痛、偏瘫、偏盲、失语及感觉障碍等神经功能障碍时,应警惕脑梗死的发生。
③脑积水。慢性脑积水主要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智力减退、精神症状、头痛伴有步态不稳、尿失禁、腱反射亢进及病理反射阳性等。一旦发现上述表现,应首先考虑为脑积水,及时与专科医师联系,报告病情变化,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④肺部感染:是脑出血常见并发症,多发生在全身情况差、有长期吸烟史的病人。定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
⑤压疮、泌尿系感染等:保持体表清洁干爽,定时翻身,注意观察骶尾部、臀部、足跟等受压部位皮肤情况。注意观察小便色、量,有无尿频、尿频、尿痛或尿液混浊、血尿。
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高龄、卧床病人易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早期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栓子脱落可造成肺栓塞、心肌梗塞、脑梗塞等,肺栓塞是下肢深静脉血栓急性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如出现突然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咯血、发绀,甚至休克,应首先考虑肺栓塞发生。平时注意定时活动患肢关节,按摩双下肢,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1.以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食物为宜,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2.坚持长期服药,控制血压稳定。
3.肢体瘫痪者加强康复锻炼,有语言障碍者加强语言恢复的训练。
4.加强心理护理,鼓励病人及家属树立信心,配合训练治疗。
文
来自网络
图
来自网络
编辑
小香猪
康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