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静脉穿刺留置导管是重症监护中常用的操作技术之一,是危重、大手术及慢性消耗性疾病患者进行中心静脉压监测、输液、输血、血液透析和实施完全胃肠外营养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来源:ICU护理之家
一、目的:
1、保护患者的外周静脉,防止输注刺激性药物和高渗性或粘稠性药物对静脉造成的不可修复的损伤。
2、减少反复外周静脉直接穿刺输液的痛苦。
3、安全方便,维护简单,减少护理工作量。
4、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护理措施:
(一)置管前护理:
置管前向清醒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置管目的,优点、作用及注意事项,并尊重患者的知情同意权,让患者了解该操作术中和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合作与理解,使患者对医护人员有充分的信任感和安全感,并签字同意,尽量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
(二)置管术中护理:
在置管的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及早采取适宜的处理方法,缺氧患者加大氧气流量,保证外周静脉通道畅通,尽量减少患者的痛苦,保证安全。
穿刺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尽量减少人员走动。与术者密切配合,正确选择穿刺点,维持好体位,尽可能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三)置管术后一般护理:
深静脉置管是一种创伤性操作,穿刺时的器械,术后的导管系统均与大气相通,血液与输入液体为外界细菌污染造成条件。因此,操作术中与术后护理的无菌要求十分严格。
(1)置管24h内要注意观察局部有无肿胀、皮下气肿等异常情况,置管处术后第一天换药一次后3~7天换药一次。应每班认真交接班,观察敷贴有无松脱或者卷边并及时处理。
(2)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局部的清洁干燥,禁止抓痒,作好心理护理告知患者穿着宽松衣物更衣时勿牵拉拖拽导管。
(3)更换敷贴时用碘酒、酒精消毒局部,敷料选用棉织透气胶贴,或专用贴膜。
(4)应注意沿导管的方向向上揭去敷贴,以免将导管拨出,观察导管周围皮肤有无渗血、渗液、发红、分泌物等有无导管滑脱、移位,同时注意晾干已消毒的皮肤,方可敷上胶贴,以免影响胶贴粘度。
(5)出汗、洗澡等因素影响胶贴粘性,穿衣和睡眠不慎易使导管打折或拉出,因此,对胶贴变潮不粘者,随时给予更换,并再消毒皮肤。
(四)各管道特殊护理见以下几类常见置管介绍:
1、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置管
常用置管方式有右颈内静脉穿刺置管、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股静脉穿刺置管,三种置管方式各有利弊,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宜硬性要求,置入单腔导管首选锁骨下静脉,容易固定,患者舒适方便,其次为颈内静脉。置入双腔导管,因导管粗、留置时间长,易压迫损伤血管,首选颈内静脉和股静脉。
(1)置管后第一天常规用无菌小方纱加压后,再用3M无菌敷料贴膜粘贴,另在距穿刺处8CM管道处用胶布交叉固定于病人皮肤上。
(2)定期消毒穿刺部位,预防感染。透明敷料较棉质敷料易增加感染机会
(3)3M敷料贴膜定时更换,换药时沿导管方向由下向上揭去透明敷料
(4)置管处用2.5%安尔碘以穿刺点为中心由里向外消毒皮肤3遍,消毒范围要宽于敷料,直径大于7cm,再贴3M敷料贴膜。置管第二天更换3M敷料贴膜,以后为qod更换,做好更换记录。
(5)每24小时更换输液器,三通接头及肝素帽常规消毒后每周更换1次,肝素帽或三通管有血迹或高分子颗粒残留时应及时更换。
(6)每次输液前用生理盐水10ml冲洗导管,并回抽见回血后方可接输液管输液,回抽时如可见小血栓不能推入。个别患者输液不太畅通,回抽回血不顺者可用肝素稀释液(25U/ml)20ml作冲管,封闭。有堵管倾向者可用尿激酶溶栓。
(7)部分脑出血患者因频繁呕吐、咳嗽、呃逆致胸腔压力增高,血液返流到导管内,停留时间过长,会引起凝血堵塞导管,应及时用肝素盐水20ml冲管,切不可用力冲洗,缓慢边推进边回抽,直至通畅为止。
(8)平时输液时,特别是输液粘度较大的药物、血制品或营养物质时应彻底冲管,并不应安排在最后输入,要避免液体走空,注意连接紧密牢固,防止接头松脱漏血或引起空气栓塞,
(9)保持导管通畅输液完毕再用生理盐水20ml做脉冲式推注,注意用正压封管。常规消毒肝素帽,固定部位让病人感到舒适,避开关节及凹陷处。
(10)出院后,若五天内导管未使用应来院重新封管一次,先用生理盐水10-20ml冲洗管腔,再用0.9%NS+肝素钠1支,抽肝素盐水5ml正压封管。
2、PICC置管(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
(1)置管3d内术肢减少活动,避免剧烈活动。
(2)置管后第一个24小时观察有无渗血渗液等。
(3)敷料的更换时间:在正常情况下,置管后24-48小时更换第一次敷贴,尔后应每7天更换一次。若发现敷贴与皮肤脱离、潮湿或过多血迹时,应及时给予更换,以免病菌侵入。
(4)敷贴更换:
1)以导管进口为中心,将敷贴从四周朝向导管进口处剥离,然后由下至上沿导管方向小心揭掉敷贴。
2)先以酒精对皮肤消毒三次,后以碘伏对皮肤消毒三次,都是从中心向外围移动。一定要避免酒精与导管接触(会损伤导管)。
3)待消毒液干后,贴上新的敷贴
4)若管道进口处有渗液,可摆放无菌纱布,敷贴则要每24-48小时更换一次。
5)导管的固定要因人而异,避免在导管任何部位造成死角。可以以U/B/P形状来固定,为的是避免因患者手臂的弯曲动作而对导管造成损害。
6)肝素帽和可来福接头使用后,要注意防止污染,肝素帽每5~7d更换1次,可来福接头7~10d更换1次。每日输液时严格消毒,其范围包括肝素帽、可来福接头的后端及周边。
(5)特殊情况的处理:如脱出或缩进应及时通知医务人员,在无菌条件下处理,不可擅自插入;如渗血渗液,感染、出血倾向,应遵医嘱拔除。若导管移动3cm以上,应重拍X光片来确定导管顶端位置。
(6)PICC的冲管方法
1)在每天输液前用10ml以上注射器抽取10~20ml生理盐水脉冲式冲冼导管,输液完毕,必须用不少于10ml的生理盐水正压脉冲式封管,正压脉冲式封管是预防堵管的关键。
2)抽血,输血后立即用20ML以上的生理盐水冲管。
3)须弃去2-3ML的血后再采血标本
(7)冲管的方法
1)用脉冲式冲管法,力度适中。
2)冲管时最后0.5-1ML要边推边退针。(脉冲封管产生的涡流容易形成“负压”状态,所以最后一定要持续推入封管液并边推边退针,以达到正压封管的目的。)
3)如果导管堵塞可采用以下方法处理:生理盐水20ml尿激酶10×U或生理盐水50ml加肝素钠U肝素液10-20ml缓慢静脉推注,保留20min后再静推回抽,如此反复,导管再通后用20ml生理盐水正压脉冲式封管。
4)留置PICC管期间,要注意合理、严格地进行导管的维护,尤其是导管的固定一定要应用蝶翼交叉的方法。
(8)病人的指导
1)置管的上肢勿负重(举重,提重物等)。避免游泳,水上作业等水中运动,尤其第一个24小时不湿水。
2)冲凉时用薄膜包好,勿弄湿敷料,如有及时更换。
3)学会自我观察针口情况,如有红肿热痛及时就诊。
4)每周更换敷料和肝素锁一次,并用20ML以上生理盐水做脉冲式冲管一次。
5)导管维护和使用须由医护人员完成。
三、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1、空气栓塞:这是最为严重也最容易发生的并发症。输液时护士应加强巡视,及时更换液体,以免药液滴尽后空气进入血管,引起空气栓塞。同时,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有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医院李卓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