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烯磷脂酰胆碱(PPC)是通过精心提取大豆中的磷脂并经过精致工艺制备而成。其核心活性成分是,2-二亚酰磷脂胆碱,该成分在多烯磷脂酰胆碱中的占比高达52%。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在临床上是保护肝细胞膜及抗炎保肝的常用药物。然而,使用过程中需警惕其潜在的不良反应,并严格遵循与其他药物的配伍禁忌。目前,PPC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已获得广泛的循证医学支持,并被国内外多部指南推荐。根据国内专家共识,PPC可用于以下方面:
一、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治疗对于NAFLD患者,基础治疗如改变生活方式、控制体重等至关重要。若经过3个月的基础治疗后,ALT、AST及GGT等指标仍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检查显示病程呈慢性进展,此时推荐使用PPC进行治疗。此外,对于ALT正常但脂代谢异常的NAFLD患者,PPC同样适用。在PPC的基础上,还可以考虑联合其他干预措施以更有效地治疗NAFLD。
二、酒精性肝病的治疗对于酒精性肝病患者,首要的治疗措施是戒酒。若在戒酒后肝功能仍反复异常,或肝脏组织检查证实炎症和纤维化明显,或病情有明显进展,则可考虑使用PPC进行治疗。
三、联合抗病毒治疗PPC可用于改善肝酶异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脏生化指标,可与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此外,对于接受干扰素治疗的丙型肝炎(CHC)患者,联合应用PPC可增加生化应答;在停用干扰素后,继续使用PPC可提高持续生物化学应答的概率。
四、药物性肝损伤(DILI)的治疗对于中重度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在及时停用可疑药物的基础上,可以选用PPC进行辅助治疗。《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年版)》推荐,对于轻、中症肝细胞损伤型药物性肝损伤,以ALT/AST升高为特征的患者,多烯磷脂酰胆碱(PPC)可作为可选的治疗药物之一。
五、PPC在自身免疫性肝病中的应用PPC可辅助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帮助改善患者的生化指标。
六、特殊人群中使用PPC老年人群:老年脂肪肝患者可选用PPC进行保肝治疗,以改善肝脏生化指标。妊娠患者:在常规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基础上,可联合使用PPC,以进一步优化患者的生化指标。同时,PPC也可用于治疗妊娠期合并的肝酶异常。一项Meta分析显示,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辅助治疗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方面表现出色,能够降低早产率、羊水粪染率、剖宫产率和胎儿窒息发生率。
多烯磷脂酰胆碱使用时需注意一、药物不良事件综合分析多烯磷脂酰胆碱的不良反应文献,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皮疹、恶心呕吐、腹泻腹胀和食欲不振等。多数情况下,这些症状在经过对症治疗后可缓解或自行好转。多烯磷脂酰胆碱口服制剂的安全性相对较好,其引发的不良反应通常较为轻微。然而,对于注射剂的使用,则需特别警惕潜在风险。为了确保多烯磷脂酰胆碱能够更安全、合理地应用于临床,我们必须加强对其不良反应的规范监测。同时,还需注意药物配伍禁忌,以确保用药安全。文献报道,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不宜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且在说明书中明确规定禁止使用电解质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林格液等)进行稀释。若需静脉输液,应选择不含电解质的注射液进行稀释,如5%/0%葡萄糖溶液或5%木糖醇溶液。
此外,若在同一体内输液器中连续滴注经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的药物,可能会产生溶液混浊。因此,与其他药物连续滴注前,若无明确配伍禁忌资料,应先用葡萄糖注射液冲洗输液管,再给予患者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
关于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需注意以下几点:首先,PPC可用于辅助治疗肝脏炎症,当出现ALT、AST或GGT异常时,可在病因治疗的基础上使用;其次,伴有血脂异常的NAFLD患者也适用;最后,对于炎症较重的患者,使用注射剂型治疗后,可改为口服剂型PPC进行序贯治疗。在治疗不同原因的肝病时,PPC的应用疗程会有所不同,通常在满足停药标准后,如肝脏炎症消失、相关酶类恢复正常水平,可适当延长疗程,特别是在NAFLD的治疗中,长期应用是可行的。3.在无医生特殊指示的情况下,应遵循以下PPC剂量方案:
注射液(5ml:.5mg):成人和青少年通常每日缓慢静注5~0ml,对于重症病例,每日注射量可增至0~20ml。胶囊:适用于2岁及以上的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初始剂量为每日3次,每次2粒(共mg)。每日最大服用量不得超过6粒(mg)。服用一段时间后,剂量可调整为每日3次,每次粒(mg)作为维持剂量。请随餐服用,并确保足够量的液体整粒吞服,避免咀嚼。PPC注射液不宜用电解质溶液如生理氯化钠溶液或林格液稀释。若需配置静脉输液,应选用不含电解质的葡萄糖溶液进行稀释,例如5%或0%葡萄糖溶液。
PPC胶囊的安全性相对较好,偶尔可能出现消化道症状,且过敏反应极为罕见。需注意,由于PPC注射液中的溶剂含有苯甲醇,因此不建议给妊娠妇女使用。END参考文献:
[]多烯磷脂酰胆碱肝病临床应用专家委员会.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肝病临床应用的专家共识[J/CD].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9(3):-7.
[2]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药物性肝损伤防治技术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药物性肝病学组.中国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年版)[J].中华肝脏病杂志,,3(4):-.
[3]丁莹.多烯磷脂酰胆碱辅助改善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妊娠结局的Meta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年5月第2卷第5期.
[4]文晓玲,张海浪.多烯磷脂酰胆碱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物警戒,年8月第7卷第8期.
[5]杨惠等.多烯磷脂酰胆碱注射液配伍禁忌的文献分析[J].中国药师,年第20卷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