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疾病多属于难治性疾病,其致死率比较高,其中,有一半的患者都存在因血小板低而发生出血的现象,甚至因此而丧命。在这种情况下,除了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是原发性疾病外,还可能由于一些继发性因素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如再障,白血病,MDS,溶血性贫血等。
血液中血小板低的直接危害就是凝血和止血功能异常,发生出血的现象,因此,在血小板数值过低时,患者的出血风险会很高。那么,这种情况下需要止血治疗吗?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止血治疗?
1、血液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到20×10^9/L以下时,需要进行止血支持治疗;
2、患者皮肤粘膜有明显出血点,或者头部瘀点、口腔血泡、牙龈出血等颈部以上部位出现出血点时,需要止血支持治疗;
3、在出现发热、感染、或者血液病后期患者体质虚弱的情况下,需要进行止血支持治疗,因为感染释放的炎症因子会破坏血小板,增加出血风险;
4、对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患者来说,只要出现出血点就要坚持输注血小板和新鲜血浆,进行止血治疗,防止DIC发生;
止血和预防出血是血小板低的血液病患者日常生活中最为关键的一部分,因此,在日常生活方面,打击啊还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血小板减少饮食要有规律,主副食应以高蛋白、维生素为主,如:小米、大枣、木耳、藕、蛋类等,忌食辛辣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
2、精神过度紧张会导致血管扩张,引起脑出血等情况,因此要保持心情舒畅;
3、感染会释放炎症因子损伤血小板,诱发出血,因此要要保持个人卫生,预防各种感染和感冒;
4、血小板减少患者血管脆弱,尤其是老年患者血管老化,更要注意防护,避免突然用力,避免磕碰,尤其是避免头部损伤;
5、输注血小板:输注血小板对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引起的出血是一种最常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降低致命性出血起到明显作用;
虽然输注血小板可以有效止血,提升血小板,但频繁的输注对身体健康病没有任何好处,因此,无论是哪一种情况产生的血小板减少现象,都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减少患者出血的可能。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关于血液病方面的疑问,可以点击下方“阅读全文”进行咨询,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还可以扫描鐧介鐤兘瑕佸瀛愬悧鍖椾含鐧界櫆椋庡摢涓尰闄㈡不寰楀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