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高血压患者认为,每天白天测一次血压就可以了,其实不然。白天的一次测量往往不能反映真实的血压水平,也发现不了清晨高血压的征兆。殊不知,清晨高血压这座“火山”就隐藏在身边。
什么是清晨高血压?
高血压患者在起床后个小时内、服用降压药前进行血压测量,以35/85mmHg(毫米汞柱)为标准,大于等于该值即为清晨高血压。半数左右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会出现清晨高血压的现象。
清晨高血压有何危害?
清晨是心脑血管类突发疾病的高发时段。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约有40%心肌梗死和29%心脏性猝死发生在清晨时段。
清晨高血压也是脑卒中最大的危险因素之一,该时段脑卒中的发生率是其他时段的3~4倍。
另外,清晨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会相对增加5倍。还可能加重慢性肾病患者肾功能的损害。
有的患者在清晨时血压骤升,甚至高到/20毫米汞柱以上,很可能造成脑血管破裂——脑出血。
为何清晨高血压危害如此大?
对于大多数高血压患者而言,清晨醒后最初的几小时(通常在6:00~0:00之间),血压会达到一天中的最高峰值,清晨服药前也恰是降压药物效果最薄弱的阶段,因此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多发于这个时间段。
人在睡醒后交感神经兴奋性明显升高,造成血压骤升,心跳加快。升高的血压导致体内凝血机制紊乱,血小板聚集加快,加上夜间呼吸道呼出不少水分,又没有饮水,使血液变得黏稠,在原来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更易造成脑部血管堵塞——脑梗死。
如何管理好清晨高血压?
正确测量血压。科学的测量方式应该是,起床后小时内,通常在6:00~0:00之间;尽可能在服药前、早饭前测量血压;测压前应排空膀胱,并尽可能取坐位。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而言,为了防止体位性低血压,除监测坐位清晨血压外,还要测量站立时的血压或卧位血压。
清晨高血压患者日常血压管理。与高血压的治疗方法一样,管理清晨高血压也要强调三个“限制”、四个“坚持”:限制运动强度(可适当进行慢速健走),限制食盐、脂肪摄入,限制吸烟、饮酒;坚持规律服药、坚持测量血压、坚持定期随诊、坚持良好心态和充足睡眠。
药物服用。合理规范化使用降压药物是有效管理好清晨血压的关键。服药时间也可以根据清晨和夜间的血压情况进行调整。
锻炼时间。与健康人群或一般高血压患者相比,清晨高血压患者在清晨运动后较其他时段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因此,在6:00~0:00要避免剧烈活动,建议把锻炼时间安排在下午或晚上。晚饭后进行适量的健走能够有效预防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精彩!
北京白癜风治疗好北京治白癜风症状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