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
饮食指导
◆急性期饮食◆
1、因需要卧床休息,体力活动减少,应食用易消化吸收的流质或半流质。流质如牛奶、豆浆、米汤、菜汤等。易于消化吞咽,半流食如粥、面条汤、面片汤、馄饨等软烂、易消化、易咀嚼的饮食,避免粗糙、干硬、辛辣的食物。应少量多餐,充分咀嚼,及时清理口腔,避免食物残留于内而引发感染。有义齿者尤应注意,应低盐低脂低糖,适量蔬菜水果。如有糖尿病,按糖尿病饮食,必要时给予鼻饲饮食。
2、由于肠蠕动减慢,患者容易出现便秘。但排便用力会诱发患者在出血或脑疝的发生,加重病情。因此,保持大便的通畅对于出血患者非常重要。评估患者入院前排便习惯、排便规律、饮食习惯。经口进食患者多食粗纤维饮食、水果,每日饮水在ml以上。对于不能经口进食的鼻饲患者,每日需保证足够的水量,对于肠蠕动慢的患者必要时给予增加胃动力的药物,促进肠蠕动,预防便秘的发生,告知患者练习卧床排便的重要性,排便时不要用力,以免诱发脑出血,养成每日床上排便的习惯。必要时遵医嘱给予通便药物口服或开塞露应用。
◆恢复期饮食◆1、低盐:食盐摄入量<2g/日,少食含盐多的食品,如咸菜、酱菜、酱油、腌制品、海产品等。2、低脂肪:肉类75g/日,可食瘦肉、牛羊肉、去皮禽肉、鱼。少食肥肉、加工肉制品、油炸食物、动物内脏等。食用油20g/日,可食用色拉油、花生油,避免动物油、黄油等。3、粗纤维饮食:多食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菠菜、粗粮、豆类、新鲜蔬菜水果等。可促进肠道蠕动,预防大便干燥。4、如有糖尿病,按糖尿病饮食。5、让病人了解肥胖、吸烟、酗酒及饮食因素与脑血管疾病的关系。指导病人给予充足蛋白质和丰富的维生素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或戒烟酒。
运动指导
◆开始锻炼的时机◆
50-60%的病人在脑卒中之后可以恢复到生活自理,80%可以重新获得行走的能力。中风发作后,应在急性期生命体征稳定就立即开始,中风的病人在发病头3个月中,功能改善最大,即使如此,康复锻炼也应持续更长时间,以防功能减退。
◆锻炼的原则◆早起开始,先主动,后被动:瘫痪肢体个肌肉、关节都要锻炼到:不能过分劳累,要在病人能承受的范围内:要重视对别人的心理治疗:应重视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应重视对卒中复发和卒中合并症的治疗。如血压偏高,应合理控制再行锻炼。
抬高床头15-30度,以减轻脑水肿标
偏瘫肢体卧位的时肢体的摆放标
◆患侧卧位◆
患侧在下方,上肢前伸,与躯干角度不小于90度,前臂旋后,碗被动背伸:下肢屈曲,髋屈曲小于30度,膝屈曲小于80度,健测在上方,上肢应放在身上,不可放在身前以避免影响患侧恢复:下肢髋、膝屈曲并用软枕支撑。后背用软枕牢固支撑。
◆健侧卧位标◆
健侧在下方,上肢以舒适为宜,下肢膝关节、臀部伸直。患侧在上方,患侧上肢放在胸前并用软枕支撑,肩关节屈曲90度,肩胛骨前伸,肘关节伸直,患侧下肢向前稍屈髋、屈膝,并用枕头支撑。
仰卧位,易引发痉挛模式尽少采用
在日常生活护理时,用提醒、示范等方法让患者注意患侧,将闹钟、手机等放在患侧,工作人员在与病人交谈或做操作时要站在患者的患侧,增加患者对患侧的关心或注意。
每天经常触摸患侧肢体,让患者判断触及部位,在患者的注意下用手、粗糙的毛巾、毛刷或震动的按摩器摩擦患侧肢体,增加患侧肢体的感觉输入,告知家属或陪护人员,请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提醒患者,提高对患侧的注意力。
当患者烦躁时应遵医嘱给予患侧肢体适当的约束,以免自残或拔除管道。为患者翻身时避免拉拽患侧上肢,以免造成肩关节脱位或加重脱位。
尽早在康复治疗师指导下进行系统康复
药物指导
遵医嘱正确给予脱水降颅压、降血压、清除自由基等药物对症支持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告知不良反应,避免药物外渗。
出院指导
1、了解本病的病因、诱发因素:高血压(服用降压药物不当导致血压不降或降得过低)、情绪不佳(指生气、激动、焦虑、悲伤、惊吓、恐惧等)、用力排便、气候变化、饮食不节(暴饮暴食、酗酒成瘾)、在脑力紧张活动时易诱发脑出血。常见症状、预防、治疗、康复知识及自我护理方法,既要消除病人的紧张、恐惧心理,又要强调本病的危害性。2、控制和预防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克服不良嗜好。3、积极防治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心病、肥胖症等。4、做好二级预防,寻找发生卒中的原因,了解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纠正所有可以干预的因素,遵医嘱服药。5、适量主动或被动运动,预防废用综合症。预防肺部感染、压疮并发症。如发现不适或原有症状加重,应及医院就诊。
医院神经内一科全体祝《早日康复》!咨询
更多营养咨讯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