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百科脑中风患者饮食指导,护理人员

导读:“脑中风”医学中也称为“脑卒中”,每年的5月25日是“世界预防中风日”。我国最新数据显示:脑卒中在中国已成为第一位死亡原因,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城市高于农村;我国每年新发脑中风约万人,近一半死亡,在存活的脑中风患者中,约有3/4的人不同程度地丧失了劳动能力,脑卒中给中国造成的经济负担每年高达亿元。因此,及时筛查和干预人群卒中风险已刻不容缓。

在护理工作中,面对脑卒中患者及高危人群,传递正确、有效的健康指导对于减缓高危人群卒中风险及对患者病情干预均有积极作用。今天,小编为您整理了关于脑卒中患者的饮食建议,以供借鉴。

脑中风患者的饮食重点,仍着重于血压、血脂、糖尿病及肥胖的控制,故饮食原则为。1.控制热量、预防体重过重:烹调方式多采用蒸、煮、炖、烤,少用油炸、油煎、油炒。

避免无谓的摄食,少吃零食及含糖或热量高的甜食、饮料及酒类。坚果类,如花生、瓜子、腰果、核桃、杏仁等,富含矿物质、微量营养素、膳食纤维,而且其脂肪含高量的单元不饱和脂肪或ω-3脂肪酸,对血脂肪控制有益,但因脂肪含量及热量高,宜适量食用,并同时减少烹调用油。若为卧床病人,活动量减少,热量应酌减,否则易造成肥胖,影响复健过程,若原有体重过重现象,则应予以每日1~卡的低热量饮食,以达成体重下降。

  2.限制总脂肪、饱和脂肪及胆固醇的摄取

烹调宜选用含多量单元不饱和脂肪酸的油脂如:橄榄油、芥花油、芝麻油、苦茶油等,但油脂热量高,过量时易有肥胖,所以仍需要限量。

此外,应避免使用肥肉、猪油、牛油、奶油及椰子油、棕榈油等饱和脂肪酸较高的油脂,以及富含胆固醇的内脏类(肝、脑、肾)、鱼子、虾卵、蟹黄等,蛋黄则以为限,因为这些食物中所含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可使血中胆固醇浓度明显升高,促进动脉硬化。

  3.饮食中应包含适量的优质蛋白质,以预防蛋白质不足红肉类(牛肉、猪肉、羊肉)含有高量的饱和脂肪酸,宜采用含脂肪较少的蛋白、去皮鸡肉和鱼类、豆类制品来替换部分的肉类。豆类所含的豆固醇有促进胆固醇排出的作用。   4.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蔬果富含膳食纤维、维生素C和钾、镁等。维生素C可降低胆固醇,增强血管的强度,防止出血。钾、镁有助于血压的控制;研究指出,饮食中钾的摄取量与中风发生呈负相关,且血压相对较低。含碘丰富的食物,如海带、紫菜、虾米等,可减少胆固醇在动脉壁沉积,防止动脉硬化的发生。5.增加膳食纤维摄取量纤维质是血管及肠道的清道夫,多吃富含纤维质的食物,如新鲜蔬果、糙米、全谷类及豆类,可预防便秘、稳定血糖及降低血胆固醇。建议选择全谷类为主食,或与白米混合食用。   6.避免过度调味:调味及烹调宜清淡,避免太咸、味道太浓、太油、太甜。摄食过多的钠离子会增加血容量和心脏负担,对中风病人不利,所以一日食盐限6公克以下为宜,各种调味料如食盐、酱油、味精、豆瓣酱、辣椒酱、沙茶酱、甜面酱、蚝油、鸟醋、西红柿酱等用量要少,罐头、腌渍食品、腊味、蜜饯及及加工食品也要少吃。   7.减少刺激性饮料咖啡、浓茶含咖啡因,具有兴奋作用,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应限量饮用。适量饮酒,虽可帮助血液循环、提升好的高密度脂蛋白,但过量饮酒会造成热量摄取过多,影响正常饮食而导致营养不均衡,还会影响血压的控制。若饮酒,每日以1-2个酒精当量为限(1个酒精当量,相当于15公克酒精)。   8.戒烟香烟中的尼古丁等成分会导致微血管收缩,阻碍血液循环,增加中风的危险机率。   9.恢复饮食能力家属必须与物理及职能、语言治疗师合作,共同协助病患恢复吞咽、咀嚼、喝水、使用餐具等饮食能力。   10.预防尿道结石长期卧床或缺少活动者,体内钙平衡易发生变化,因此每日钙摄取不宜过量。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yzyy/144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