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政策放开后,许多二胎宝宝们在妈妈们的肚子都开始蠢蠢欲动,即将来到这个世界,但有些宝宝这么迫不及待想出来看看这个世界,27日凌晨,医院接连接诊两名急产的产妇,医院产房的路上就已经分娩了;医院的路上,在自家的私家车上分娩了。幸运的是,在医护人员的紧急处理下,两家均母子平安。
凌晨3点43分:产妇在住院部楼下分娩了“我老婆生了,孩子已经生在裤子里了,我们就在住院部的楼下,你们快点下来看看。”在27日凌晨3点43分,正在值夜班的助产师黄晶晶突然接到产妇家属打来的电话,急忙拿上产包,和同事推着转运床搭乘电梯前往一楼接应产妇。随即,又将母子二人紧急送往产房做进一步的消毒处理。幸运的是,孩子虽是急产,并未出现异常的情况。
据了解,产妇姓黄,为罗东镇人,今年28岁。这个心急的女宝宝是她的第二个孩子。据黄女士介绍,当时已经超过预产期11天了,本来打算27医院待产,但没想到孩子会来得那么突然。她说:“当天凌晨1点多,我突然觉得肚子疼,我老公医院,医院住院部,孩子就憋不住了。”
对此,医院妇产科主治医师刘江英说:“幸亏孩子没有在来的的路上出生,如果在半路出生,母体无法平躺,孩子头部可能遭受压迫,出现窒息。”
清晨6点04分产妇在车上分娩了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天凌晨6时许,在黄晶晶刚处理完黄女士急产的情况时,值班室的电话又再次响起。“急诊室门口,有个产妇在车上分娩了,孩子的脐带还没断,你们赶紧过来。”急诊室的值班护士洪燕玲在电话中,着急地说道。
黄晶晶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刘江英,随即再次拿着产包冲下楼,冒雨跑向停在急诊室门口的轿车。据刘江英介绍,产妇当时躺在车后座上,婴儿脐带还连着妈妈,胎盘还在母体内,在狭窄的车厢内,黄晶晶熟练地给孩子消毒、断脐,做好保暖等工作。为了保证孩子安全,她与孩子奶奶一同将孩子送往楼上进一步处理。刘江英医生则对产妇进行转移。
“当时,产妇没有穿裤子,加上天下着大雨,气温又低,产妇整个人冷得直发抖,我就用一次性床单给她盖上。在她丈夫的协助下,我们迅速地将她转移至住院部的产房里进行检查治疗。”刘江英说,当时停车的位置并没有遮雨的地方,虽然撑着伞,但为了保证产妇不被雨淋湿,雨伞都朝着产妇位置,虽处置时间还不到十分钟,但是刘江英的衣服也都湿了。
在病房里,记者见到了这位心急的男宝宝。据悉,宝宝的母亲吴女士同样是名护士,对于自己整个孕期,她都是小心翼翼的,孩子的突然降临,着实也让她吓了一跳。据她介绍:“我们原本打算去厦门生产,距离预产期还有21天,就没想到孩子这么憋不住。五点多开始出现宫缩到孩子出生,整个过程也就一个多小时。”吴女士的丈夫陈先生说,回想起当时的情况,至今仍觉得后怕,医院5分钟前出生,如果时间一耽误,有可能会出现一些他们意想不到的情况。同时,陈先生一家也十分感谢医护人员对他们的帮助。
医生提醒:产妇急产风险多孕产妇需谨慎据了解,孕妇分娩需时因人而异,初产妇,从启动宫缩开始到分娩,整个过程平均耗时12个小时,而经产妇的这个过程,平均时间为5-6小时。如果总产程少于3小时就属于急产。急产属于病理性分娩,对胎儿和产妇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刘江英说,二胎放开后,二胎妈妈增多,急产病例也有增多的趋势。此前,她还接诊过一例在自家厕所里分娩的急产产妇,幸亏孩子母亲手快,孩子才未溜进马桶内。“院外分娩存在极大的风险,孩子有可能出现窒息、产伤、脑出血等症状。但幸运的是,这两家均为母子平安,明后天就可办理出院。”据她介绍,经过一次或几次分娩后的产妇,宫口更容易打开,打开的速度也变快,尤其是两胎之间间隔时间较短,妈妈的盆骨还未恢复,再次怀孕就容易张开。刘江英提醒道,如果出现阴道出血、阵发性的腹部疼痛、胎动异常等情况,医院的产科就诊,对于曾经顺产过的准妈妈们,在孕晚期、临近预产期,还应该注意临产的一些隐匿表现,如:腰酸、肛门坠胀感、非正常排便时间的随意感、腹部紧束感,都有可能是分娩的预兆,应及时就近就医,尽量避免院外分娩。
来源:泉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