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医院接诊一名脑出血患者,这是常见的头部外伤,不寻常的是,患者是一名俄罗斯的外籍友人。由于伤势严重,医院开通了绿色通道,最终手术成功。住院期间,医护人员对这名外籍友人关心的一个个小细节,让其深感温暖,他的家人和朋友专门送来锦旗,大赞中国医护人员妙手仁心。这是日前发生在医院里的一段暖暖的医患情。
1医院开通绿色通道5月28日22点20分,医院神经外科走廊里,护士一如既往地忙碌着。突然,护士站的电话声急促地响起。
“喂,您好,神经外科。”
“您好,急诊马上送过去一名头部外伤患者,请做好接收病人的准备。”
挂掉电话,值班护士毛双双立即通知值班医生。10分钟后,一名脑出血患者由平车送至病区,这是一名俄罗斯的外籍友人。
当下,值班人员便意识到了沟通的问题。主治医生伏光辉立即电话向神经外科主任王文学进行汇报,同时,该院外宾门诊负责人李哨荣及时赶到现场,并带来俄罗斯翻译。
通过翻译,医护人员了解到患者名叫Kirichenko(基里琴科),骑车不慎摔伤,当即昏迷伴头面部破裂出血。医生仔细查看了患者的头颅CT,表示若不及时手术,病情将很快恶化。
医院立即开通绿色通道,医院,伏光辉向家属交代了患者的病情,家属很快签署了手术同意书。
2护士巧用翻译软件细心安抚患者情绪当天凌晨零点49分,Kirichenko被推入手术室进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气管切开术”。两个半小时后,他被送至NICU进行密切观察。
由于麻醉和脑出血的原因,Kirichenko躁动不安,看着患者无助和愤怒的眼神,当班护士刘妍立即意识到对方现在需要什么。她用手机下载了一个翻译软件,走到患者床边。还未完全清醒的他用力地握着刘妍的手,如同抓到了救命稻草。
“您好,请不要害怕,这里是医院神经外科监护室病房……所以您暂时不能发声,等病情稳定没有呼吸困难的情况就可以拔管了。”当这些关心的话语,被翻译成俄罗斯语播放出来时,Kirichenko的情绪缓和了些,紧抓着的手也慢慢松开了。
3细节护理关爱患者大赞医护妙手仁心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Kirichenko很快从监护室转到了普通病房,因为手术原因,他发烧至38.5℃,护士们细心地为其进行温水擦拭,并加强体温的监测,通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体温恢复正常,也成功拔除了气管套管。
端午节当天,护士们还特意给他们一家送去了粽子。细心照料让“蓝眼睛”和“黑眼睛”的心走得更近了。每次查房时,看到他露在衣服外面的“大肚腩”,管床护士张爱娟总是打趣地敲上几下,而他也风趣地向医护人员竖起了大拇指。
6月13日,Kirichenko的家人和朋友送来了一面锦旗,感谢神经外科的全体医护人员,大赞他们妙手仁心。一面锦旗和声声道谢,激励着大家更加努力做好救死扶伤工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文/马晓东张杨
综合现代快报、苍梧晚报报道
白癜风手术多少钱白癜风又快又好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