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生病、医院治疗,这个道理谁都懂。可一旦出院,人们往往以为治疗已经结束。其实抬胳膊、迈腿、翻身、说话,这些对健康人来说自然而然的动作,一些病愈患者还需要通过康复治疗才能恢复并顺利完成。但由于对康复医学的了解甚少,不知道什么时候需要接受怎样的康复治疗,同时缺少相关的专业训练,不少病人落下“病根”,行动不便,语言障碍,甚至长年难以自理,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
脑卒中也是如此!!!
脑卒中语言障碍患者家庭康复的意义
脑卒中老百姓俗称脑中风,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万人,其中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残疾。其中,语言功能障碍不但影响患者的交流和生活质量,而且不利于其他障碍的康复,易引起患者的情绪障碍及社会能力和职业能力。医院康复治疗专家崔贵祥主任表示,专业的康复护理可以在最大程度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受损机能。如果说治病是救命的过程,康复就是在保住生命的基础上提高生活质量。对有语言功能障碍的患者必须要尽早的进行康复治疗,可以通过语言康复治疗提高患者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最终使患者恢复语言交流能力。语言康复训练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重返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脑卒中语言障碍的家庭康复训练
脑卒中患者出现语言障碍往往使病人产生与周围人的交际困难,带来种种不便及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行为与病体康复。对脑卒中后失语症患者的语言康复训练是个长期过程,应先易后难、循序渐进地进行,要持之以恒。
1
训练发音有关的肌肉
康复治疗师根据患者的情况,采用专业康复治疗手段引导患者练习舌的伸缩及口腔肌肉的协调运动。先做简单的张口、伸舌、龇牙、鼓腮动作,再进行软腭提高训练,指导患者将嘴张大,教其发“a”音。再做舌部训练,让患者尽量向外伸舌,反复做伸缩舌运动,由慢到快,逐步提高运动速度,反复练习卷舌及舌的左右运动,舌尖舔上下唇、左右唇角,再做顺向及逆向舔唇周动作。还有唇部训练,指导患者反复进行抿嘴、撅嘴、磕瓜子、嚼口香糖等动作。这些都是训练发音肌肉的锻炼,能防止舌、咽、喉部肌肉萎缩,对已有语言肌肉萎缩者也有明显康复效果。
2
利用口形及声音训练
对不能随意支配唇舌发出声音的患者,康复治疗师会让训练者先做好口形、发音示范,教患者通过口形来支配控制自己的唇舌运动,练习发音。指导患者通过镜子观察自己发音时的口形,纠正发音错误,还可通过复读机将个人发音与正确发音对照纠正,从易到难进行。如字母训练发“a”声,然后学喉音“h、ha”音,唇音“b、p”音,舌齿音“d、t”音。
3
字词句阅读书写训练
从简单的单词开始,如“我”、“你”、“在”、“饭”、“吃饭”等。训练中适当给予提示,如说“上班”,训练者可先说“上”给患者以口型示意,提示其接着说“班”,最后说出完整单词“上班”,然后再说短句“我在上班”。如模仿写字动作,诱导患者主动说出“写字”,“你在写字”。患者掌握一般词组、短句后,再进行跟读或阅读短文的训练。应选择感兴趣的故事进行练习。练习时在字、词之间要有停顿,让患者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
训练最好安排在上午进行,开始每次30分钟,以后可延长至1~2小时。
家庭康复该注意什么?1.给予更多的关爱和耐心
脑卒中后遗症给病人的心身创伤是很大的,容易产生焦虑、愤怒、甚至厌世情绪。尤其对那些原本处于事业高峰期、年纪相对较轻的人来说特别明显。
家人应该对中风病人急于回归工作生活的心情要予以充分的理解,告诉他疾病的发展状况,引导他合理的锻炼、同时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并且给予他信心和对生活的预期。
这部分病人基础疾病少、年纪相对轻、社会层次相对也较高。加上主观意愿强,如果能够科学锻炼和健康管理,恢复相对较好,回归工作或生活的可能性大。
2.营造健康家庭环境
脑卒中的发病往往伴有危险因素存在,因此,康复过程中需要对一些长期形成的不良习惯或因素进行干预。
营造一个利于身心健康的家庭环境,比如放松愉悦的家庭氛围、提倡低盐低脂的营养饮食和爱好运动等习惯,能强化病人的康复意识,有利于纠正不良习惯,从而帮助功能的康复。
3.增强家庭防护意识
脑卒中后多有腿脚不灵便等后遗症,容易跌倒。所以,在家中应当尽量减少杂物的堆积,地面保持干燥、防滑,有条件的可以在床边或厕所安装护栏。
除此之外,中风病人适宜穿防滑鞋而不是拖鞋。家属还应该教会病人万一跌倒后该如何爬起来,这样可以减少其对跌倒的恐惧,以及跌倒后的损伤。
科学康复训练要尽早脑卒中患者常伴有说话不清、走路不利索等后遗症,尽早锻炼对于功能恢复非常重要。
1.说话不清楚的患者
时间:一般来说,脑梗塞患者48小时后、脑出血患者在1~2周左右,可以考虑在床上做些针对性训练。
内容:可以尝试用图画学习卡片让患者练习发音,由单词到词组、由词组到简单句子。
强度:训练过程中注意强度适中、每次30~60分钟,每天1~2次。请以患者不疲劳为宜,并结合实物刺激等方法保持学习趣味性。
2.活动不利索的患者
内容:为了促进功能恢复,可以协助他或教他用好的一侧手带动活动不利的手做下面的动作:
将手举起
抓握东西
上下、左右摆动
除了针对性的训练外,其他部位注意活动,防止废用性萎缩或功能丧失。
强度:每次训练以30~40分钟为宜,上下午各一次。
3.已经具备走路、跑步等能力的患者
内容:活动方式以跑步、快走、保健操等有氧运动为宜,运动程度以心跳、呼吸有所加快但说话不吃力为准。
强度:保持每天30分钟左右中等量的运动能够比较好地稳定血压、改善血液循环。对于康复训练,尽量在病人精力好,睡眠足的时候进行,根据实际情况可调整时间、频率。允许的话,单次短时间多频次比长时间短频次效果好。
4.严重后遗症患者
对于一些后遗症特别严重、康复起来非常困难的患者,请尽量寻求专业康复师在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训练,以减少康复过程中的不科学运动引起损伤或不良姿态。
营养均衡的饮食中风患者在家饮食的基本原则是保证营养均衡。同时,最好选择能促进食欲又易于消化吸收的食材和烹调方式。
1.均衡营养
这是脑卒中患者康复期饮食的首要原则,也是预防脑卒中复发的关键。根据病人的运动量以及体重情况,每天吃适量主食,多吃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要注意补充适量优质蛋白质如牛肉、鱼类、鸡蛋、牛奶,促进功能恢复。
2.控制油的使用量
用植物油替代动物油,尽量少吃或忌食油炸食品。
3.少吃糖
特别需要强调,添加糖的危害无处不在,比如甜味饮料、蜜制食品等都含有大量的糖,糖对高血压的影响并不亚于盐的危害,应当尽量避免中风患者吃过多这些食品。
4.少吃钠盐
高盐也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原因,日常炒菜试着减少钠盐的使用量,让患者逐步适应清淡口味。还可用低钠盐替代,但并不适用于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5.烹调方式很重要
饭菜可口、又容易吸收是保证营养的重要方式。我们可以选用中风患者比较喜爱的多种食物、注意色香味的搭配,在烹调方式上倾向于选择清蒸、水煮或快炒,尽量避免煎炸、糖醋等方式,以保证营养的充分吸收利用。
如有病情变化及时就诊第一次脑卒中发作后,有一部分病人会反复发作,对身心的损害更加明显。采取措施预防脑卒中再发是非常重要的。
1.规律监测血压/血糖
除了需要帮助病人均衡营养、适当运动以及调整情绪等之外,我们还应当对危险因素进行管理。对于有高血压或糖尿病的病人,在天气变化、饮食改变或药物调整时,做到每天监测血压或血糖,并做好记录,在稳定期间也要规律监测。
2.定期与医生沟通,切忌盲目停药
医院与医生沟通,将记录反馈给医生,尤其是季节变化时注意遵照医嘱调整降压药物,将危险因素控制在正常甚至理想的范围。切忌盲目停药或自行调整剂量以免造成意外。
3.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就诊
在工作生活中,如果出现诸如头晕、耳鸣、头痛、呕吐、肢体发麻、肢体无力、视物不清、讲话含糊、喝水呛咳、吞咽困难,以及走路不稳、晕倒等情况,或者是原有功能障碍突然加重,则预示着脑卒中复发,医院救治。
总之,不管是对于病人还是家属,都需要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形成提倡健康饮食、科学运动以及情绪管理的家庭氛围,让每一个家庭成员成为健康习惯的促进者和受益者,这样才能让病人更好地康复,让健康者保持健康。
出院不是终点只是康复的起点
脑卒中语言障碍的家庭康复宜早不宜迟
脑卒中又称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三种,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四大特点。医院崔贵祥主任表示,随着神经内外科治疗技术的提高,死亡率下降,致残率明显相对提高。早期积极、正确、科学的康复治疗介入,将使80%的患者的功能明显改善,因此,提醒脑卒中患者出院后及时进行康复治疗,通过康复治疗,可有效提高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达到生活自理,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来源:泰格康复资讯
医院恩平分院
尊重·理解·关爱·专业·敬业·乐业
联系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