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
对我们来说
是一个普通的周六
对杨菲来说
却是生命的终结
而这个终结背后
却有着惊人的一幕!
1、只因为他生前是个工作狂
“随时都在忙工作”是身边人对杨菲的印象。
杨菲生前在一家通信工程公司上班,是该公司成都网络维护中心的技术骨干。他的工作范围辐射面积广,他身上两部手机忙不停,随时待命状态。虽然名义上是双休,但随时都可能有工作安排,加班早已是家常便饭。
说起丈夫,杨菲的妻子很心痛,“有时候凌晨两三点,都还在谈工作上的事。”丈夫长期忙于工作,一家人已经很难有时间相聚。电话里“爸爸,我好想你”,3岁的孩子对杨菲说。只是如今如何告诉这个可怜的孩子,他再也没有爸爸了。
2、出事了,工作中突发脑溢血
人的身体承受能力是有限的,这样的工作强度早晚要出事的吧。
11月28日中午,杨菲在成都琴台路附近办公,在停车场开车时,突然发病,双手抱头,在昏迷的前一秒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踩住了刹车。随后被送到了中医大附院,之后家人将其医院。然而,他再也没有醒来了。
尽管医生说杨菲的脑干出血量已经达到了80%,机会不大了。但在之后的十多天家人都不肯放弃,终于,12月10日,34岁杨菲停止了心跳。
3、家人做出惊人决定:捐献遗体
热爱工作的杨菲,也对这个社会充满责任感。
杨菲的妻子说:“我们结婚9年,他两次跟我提起,想要在去世后捐献遗体的念头。”,妻子虽然不舍,还是愿意遵从丈夫生前的愿望,只是没想到这个本以为久远的愿望这么快就变成了现实。
杨菲的发病,让年过六旬的老父母心痛不已,他们曾四处寻医,无果。要是现代的医学再发达些该多好啊,老两口蹦出了捐献遗体的想法。
“既然儿子遭遇了这样的情况,那为何不捐献出儿子的遗体,用作医学研究,推动医学的发展,让将来少一点和我儿子同样的悲剧呢?”
就这样,杨菲的家人想法不谋而合,杨菲去世后,争取时间马上捐献了他的眼角膜和双肾,遗体剩余部分已联系捐给四川大学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4、生的希望
医生说,杨菲的离开,至少能给4个人带去生的希望。
捐献遗体,也许大家想象不到,这是作为亲人多么艰难的决定。在中国传统的思想看来,“死者为大,入土为安”,只有将过世亲人的遗体埋进土里,他的灵魂才能得到安息,姑且不管人死后是否真的有灵魂,但这至少对未亡人来说是个莫大的安慰。至少,每逢清明忌日,还能去坟前上香烧纸,诉说思念。
何苦要将最亲的人的身体四分五裂,任人切割?
还能为什么呢?正是因为这突如其来的疾病带走了年仅34岁的杨菲,他们最爱的人!可是医生无能为力,救命的医学无能为力!一想到,将来也会有别的人患上病,他或许也是那么年轻,是孝顺的儿子,是养家糊口的丈夫,是孩子的爸爸...
不!他们不能让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悲剧重演!所以他们忍痛隔断与杨菲之间最后的牵挂,捐献了他们最亲的人的遗体。
珍爱生命,珍爱家人吧
也庆幸
我们身边仍有大爱
?
来源:成都生活君
你有没有尝试过“订阅置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