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10月8日或9日,太阳到达黄经°,为寒露。今年的寒露时间为年10月8日04:33:20,农历丙申年九月初八星期六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预示着深秋的来临。
农谚道:“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过了寒露,天气由凉转寒,入夜后更是寒气袭人。常言道:“寒露脚不露。”这就是告诫人们秋冬转换之际,特别要注重保暖,及时增减衣服,以防寒邪入侵,尤其不要赤脚。
天气情况内蒙古中东部、东北地区大部、青海南部、西北地区东南部、西藏中东部、西南地区大部、湖北西部、江淮东部、江南中东部、广东中东部、台湾等地有小到中雨,其中,浙江东部、福建东部、广东东南部、台湾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局地大暴雨。
寒露养生之道一、保暖
寒露之后不宜再“秋冻”,尤其要注意肩颈、腰背、脚部的保暖。
暖颈:
脖子很容易受寒气入侵,容易导致咳嗽、感冒,支气管炎。(方法:带上围巾,能有效保暖,经常伸展脖子,左右转动)
暖腰:
腰受寒后,对女性尤为不好,对老年人因为阳气渐衰,腰肌劳损会因为受冷刺激容易加重,秋季腹泻多发,还应特别注意腰腹部保暖。
(应对方法:年轻人尽量在这个季节避免穿低腰裤,中老年人出门加上个背心或马甲,都是很好的暖腰的方法。时常用搓热的双手捂在腰眼上也有很好的温热作用)
暖脚:
寒露过后,气温逐渐降低,不宜经常赤膊露身以防凉气侵入体内,同时夏季的凉鞋基本可以收起来,以防“寒从足生”。
(应对方法:足部保暖除了穿厚袜子、棉拖鞋,还可以利用看电视的时间,站立踮起脚尖再放下。每天晚上用热水泡脚,这样可以使足部的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足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减少下肢酸痛发生,缓解疲劳。
二、饮食
适量饮水:
寒露时节养生保健,“防秋燥”至关重要。喝白开水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尤其是高血压、糖尿病、肾病等患者,但对于健康人来说,可以多喝蜂蜜水。
尤其有脑血栓的朋友,要注意防脑梗,清晨和晚间适量饮水很有必要。
为防“燥气”,这个时节的饮食应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宜多吃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制品等柔润食物,以及润肺润燥的新鲜瓜果蔬菜、豆类及豆制品,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山药等以增强体质。有条件的,还可以煮一点百枣莲子银杏粥经常喝,经常吃些山药和马蹄、鲫鱼、黑木耳及百合。
晚上7点后不要进食:
研究人员追踪调查了名平均年龄53岁的高血压患者,发现晚上7点后进食、或就寝前两小时内的进食者,夜间血压不降、一直保持高位的可能性是不进食者的2.8倍。
所以,寒露这一天过后,切记晚上7点之后不要再进食了,另外,高血压患者本来就是心脏病高危人群,夜间血压再不降的话,心脏病发作或中风的风险会高得多。
另外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夜间不要因为起夜怕凉而憋尿,否则会使血压升高,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三、睡眠
寒露过后,随着气温不断下降,感冒,心脑血管病、中风、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也容易复发。“多事之秋”应合理安排日常起居,尤其对于中老年人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秋季宜早睡早起,保证睡眠充足。每天可多睡1小时,缓解秋乏。注意劳逸结合。特别是深秋寒气袭人,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居室及其周围可种植一些适宜的绿叶花卉,让环境充满生机,又可净化空气,促进身体健康。
另外要提醒的是,高血压患者夜间不要因为起夜怕凉而憋尿,否则会使血压升高,引起脑出血或心肌梗死,严重的还会导致猝死。
四、锻炼
穿上运动鞋出门去锻炼,无论是跳广场舞,还是早起打太极、练瑜伽,或是徒步散步,这个季节都是很舒适的。
二十四节气是一年中不容忽视的,
在每个节气点学习健康养生知识
对身体会起到很好的帮助。
转给更多的人,让她们也学到
朱莉的美味厨房
每天收获多一点
觉得不错,请点赞↓↓↓
白癜风治疗费用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