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急性期康复是脑卒中治疗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常被临床医师和家属忽视,而重点放在药物治疗上,强调静卧不动。其实即便是大面积脑出血、重度脑梗死及偏瘫合并严重肺部感染的昏迷不醒患者也可以进行诸如偏瘫肢体位置的正确摆放、体位的被动变换、关节的被动活动等康复治疗,以预防褥疮,避免或减少今后痉挛的发生,消除“废用综合症”出现的可能,大大缩短住院日,减少治疗费。为以后全面的功能康复打下良好的基础。
误区二:康复是后期的工作、是可有可无的有一部分医生和病人由于对康复了解不够,认为康复是后期的工作、是可有可无的,认为只有待患者神志清醒,能够起坐、进食后,才能开始康复。其实偏瘫的康复宜尽早开始,在病人生命体征(如呼吸、血压、脉搏、瞳孔改变等)平稳、神经症状不再发展48h后,一般来说脑梗发病后2~3d,脑出血可稍推迟至7~10d左右,在神经内外科病房药物治疗的同时,就可以而且应该循序渐进地对患者进行早期、科学、合理的床边康复治疗。
误区三:过分依赖医生或家属,过度的被动治疗有些患者病后变得敏感而脆弱,表现为对医生和家属的过分依赖性,缺乏康复训练的主动性,认为医生的手法、针灸或家人按摩才是治疗,自身的主动训练是没用的。其实对脑卒中患者而言,主动训练比被动治疗要强上十倍。
误区四:不注重基本动作的训练,强行练走路或爬楼梯有些病人和家属心急,患肢略能动,就急于求成,迫不及待地由几人牵着拉着开始走路或爬楼梯的强化训练。其实病人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方法不可取。要知道欲速则不达,不注重基本动作的训练,漠视患者运动模式所处的阶段,强行练走路或爬楼梯,极易损伤膝关节,引起疼痛的发生,加剧错误模式的固化,导致系统训练的停滞。
误区五:康复是医生的事,与家属关系不大有不少病人家属错误地认为康复是医生的事,医院接受治疗就万事大吉了,与自己关系不大。其实在偏瘫患者的康复过程中,家庭,或者说家属担当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家庭的温馨、家人的亲情以及督促训练是偏瘫患者战胜残疾最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偏瘫患者的穿衣、进食、如厕等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在家庭中不仅可行,而且还极有成效。可以说偏瘫患者能否回到家庭,是否可以重返社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对偏瘫患者继续康复的质量。
误区六:医院的康复治疗,未能把康复动作贯彻于日常生活中医院康复训练的时间毕竟有限,而功能障碍的恢复过程又是缓慢的,需要较长时间的反复训练、反复刺激才能使功能恢复到一个相当的程度。这一矛盾的解决只有靠患者把康复训练动作贯彻于日常生活中,形成习惯,才有可能加快和巩固康复效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除非无法确认,“医务科”都会标明作者及出处。如有侵权烦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删除并表示歉意。谢谢!
医院:一所解决困难患者看病难、医院我院始建于年,是一所集医疗、保健、康复、教学、科研、社区卫生服务于医院,是市区唯一一家医疗救助住院定点单位;市慈善总会实施慈助血透项目“零费用”医院。它主要承担着市区低保、特困职工、临时生活困难等困难群众及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中急(危)重病人和重点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工作。
一、主城区农村五保对象、城市低保对象中的“三无”人员,在我院住院,医保统筹基金支付后的自付费用按照%的比例救助(年累计救助上限6万)。
二、主城区城乡低保对象、重点优抚对象、特困职工、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临时生活救助对象中的大重病患者,在我院住院,医保统筹基金支付后的自付费用按照70%的比例救助(年累计救助上限6万);家庭特别困难者,医院再予减免部分自费费用。
三、我院医院、医院、徐医附院及南京金域检验中心开展技术合作,每周二、四、医院专家来院坐诊(节假日除外)。
四、我院以尿毒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终末期肿瘤等疾病的治疗及针灸、推拿、康复为特色,曾先后获得徐州市首届“医院”、“全省民政系统创先争优模范集体”、“全国民政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
五、科室设置齐全(设有大内科、大外科、康复科、妇科、儿科、透析科、肿瘤疼痛治疗中心、针灸推拿科、中医科、口腔科、检验科、放射科、彩超室、无痛胃镜室、CT室等科室),拥有美国GE16排螺旋CT、DR及彩超、德国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日本奥林巴斯电子胃镜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大型医疗设备。
我院始终秉承“以人为本、患者至上、优质低廉、诚信奉献”的服务宗旨,以优质的服务,精湛的医术,低廉的收费竭诚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徐州市淮海东路号(火车站西米)市内乘1、10、13、19、20、48、52、75、路公交车到文化宫站下向东过桥即到。
-(24小时服务热线)
------------------------
先别走,教你一个新技能!
长按下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