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乐清日报
封面图与本文无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医生检测发现小李双手力气已恢复正常。通讯员南亦丹摄
“医生,谢谢你们,要不是你们当机立断给我儿子做了开颅手术,我们可能就永远见不到儿子了。”昨天,来自安徽亳州的李先生拉住乐清市三医叶强敏医生的手,连声道谢。
1
网吧晕倒青年生命垂危
(网络图片)
去年12月17日19时多,一名男青年在柳市镇一家网吧上网时,突然晕倒,倒在地上。同在网吧上网的一名青年看到了,马上拨打并报警。
乐清市三医救护车接到总部通知后,迅速驱车赶往该网吧。医务人员发现病人已休克,情况十分危急。由于该病人是孤身一人去网吧,没有人认识他,也医院。“救人要紧!”市三医医生见此情况,果断和救护车司机一起,将昏迷不醒的男青年抬上救护车,迅速送往市三医。
“快,快,快,刚拉来一个男青年,瞳孔不对等,估计有脑出血……”当天19时35分,医生将病人快速推进急诊室,一路上大声呼喊着急诊科医生快出来救人。
当晚,市三医急诊科值班医生黄志强马上跑出来,顺手掏出口袋里的迷你手电筒,一照病人的瞳孔,发现情况不妙,此时病人双侧瞳孔大小不等,有生命危险。
“病人有脑疝,要立即进行头颅CT检查。”黄志强说,并立即将病人送去做CT。结果证实了黄志强的推断:患者脑出血,并且中线偏移,有脑疝,生命垂危。
2
抢救生命医生当机立断
(网络配图)
市三医脑外科医生叶强敏建议立即给病人进行开颅手术。当时,医务人员发现男青年衣服口袋里有身份证,知道他姓李,28岁,来自安徽亳州,但暂住柳市镇哪里、有没有家属在柳市就无从查询了。医务人员一边紧锣密鼓地进行术前准备,一边通过乐清及安徽公安部门帮他联系家属。
术前一切准备妥当了,可病人的家属还没有联系上,医务人员急坏了。此时,病人的情况越发危急,随时都有可能病情恶化死亡。医务人员都知道,病人这种情况,不开颅,必死;开颅,手术风险也极大,病人很可能在手术台上下不来。没有家属的签字,医生怎么敢做风险如此大的手术?
“开颅!开了还有一线生机!要不,没有一丝生的希望了。”主刀医生叶强敏当机立断,毅然决定承担风险,为患者争取一线希望。
时间就是生命,从入院到实施手术不超过30分钟。当晚,在叶强敏和其他脑外科医生的努力下,手术非常成功。术后,病人立即被送往ICU病房。此时,医务人员仍联系不上该病人的家属。医务人员竭尽全力,24小时轮流起来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