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王任之治疗中风后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分析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用药经验

作者:卜菲菲,王键,杨硕鹏,徐伟

编辑:杨葛巍,看云楼主人

新安医家王任之(—年),安徽歙县人,出生于“新安王氏医学”世家,承家学,博览广涉,毕生追求“药廉效速”,擅长治疗各类心脑系疾病。

医案是医家临床诊疗疾病的真实记录。它直接反映了各医家辨证论治的规律、用药风格与学术思想,同时也是医家临床经验与心得的集中体现[1]。本研究采用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开发的“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采用规则分析、改进的互信息法[2]等数据挖掘方法,对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进行系统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处方来源《王任之医案》所载有关中风的处方,以及王键教授随侍先生学医时的门诊处方。以《中医内科学》教材中风的主要症状为评判标准进行筛选,共收集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处方首。

1.2分析软件“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由中国中医药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联合研发,具有关联规则、聚类算法、频次统计等算法功能,可用于名老中医处方的储存、分析和挖掘。

1.3处方的录入与核对将上述筛选后的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辅助系统(V2.5)”。在完成上述录入过程后,由双人负责数据的审核,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为数据挖掘结果的可靠性提供保障。

1.4数据分析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数据分析系统”中“方剂分析”模块功能,按中医疾病“中风”提取出录入该系统的首处方,然后点击频次统计、组方规律及新方分析等相应功能按钮进行数据分析[3-4]。

2.结果

2.1用药频次分析根据王任之医案,对王任之治疗中风的首处方所包含的味药物从高到低进行“频次统计”,使用频次在20以上的药物有19味(见表l)。前4味分别是黄芪、当归、干地龙、鸡血藤。味药物里,理气化痰药17味,活血化瘀药13味,补阳药7味,补气药6味,可见王任之治疗中风用药的集中性。

表1中风方剂中使用频次20以上的药物

编号

药物

频次

编号

药物

频次

编号

药物

频次

1

黄芪

68

8

炒怀牛膝

49

15

鹿衔草

28

2

当归

65

9

石菖蒲

37

16

羌活

25

3

干地龙

61

10

炙远志肉

35

17

桑寄生

24

4

鸡血藤

61

11

炒续断

33

18

蜈蚣

22

5

红花

59

12

巴戟天

30

19

炒川芎

22

6

葛根

58

13

肉苁蓉

30

7

制豨莶草

54

14

锁阳

29

2.2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组方规律分析方剂“组方规律”分析,按照药物组合出现频次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序,出现频次在45以上的组合见表2,并进行关联规则网络展示(见图1)。方剂“规则分析”,即分析所得药对的用药规则。“关联规则”的含义是:当出现“→”左侧的药物时,出现右侧药物的概率为置信度。见表3。

表2王任之治疗中风方剂中使用频次45以上的药物组合

编号

药物组合

频次

编号

药物组合

频次

1

黄芪,当归

60

20

红花,鸡血藤,干地龙

50

2

黄芪,干地龙

58

21

红花,鸡血藤,黄芪

50

3

当归,干地龙

57

22

红花,鸡血藤,黄芪,干地龙

50

4

黄芪,当归,干地龙

57

23

葛根,当归

49

5

鸡血藤,黄芪

56

24

葛根,鸡血藤

49

6

红花,黄芪

55

25

红花,鸡血藤,当归

49

7

红花,当归

54

26

红花,鸡血藤,当归,干地龙

49

8

红花,黄芪,当归

54

27

红花,鸡血藤,黄芪,当归

49

9

红花,干地龙

53

28

红花,鸡血藤,黄芪,当归,干地龙

49

10

鸡血藤,干地龙

53

29

葛根,干地龙

48

11

红花,黄芪,干地龙

53

30

葛根,黄芪

47

12

鸡血藤,当归

52

31

葛根,黄芪,干地龙

47

13

红花,当归,干地龙

52

32

葛根,当归,干地龙

46

14

鸡血藤,黄芪,当归

52

33

葛根,黄芪,当归

46

15

鸡血藤,黄芪,干地龙

52

34

葛根,鸡血藤,干地龙

46

16

红花,黄芪,当归,干地龙

52

35

葛根,黄芪,当归,干地龙

46

17

鸡血藤,当归,干地龙

51

36

葛根,鸡血藤,黄芪

45

18

鸡血藤,黄芪,当归,干地龙

51

37

葛根,鸡血藤,黄芪,干地龙

45

19

红花,鸡血藤

50

图1关联规则网络展示图(支持度40,置信度0.95)

表3王任之治疗中风方剂中用药频次45以上药物组合的关联规则

编号

关联规则

置信度

编号

关联规则

置信度

1

红花,当归→黄芪

1

29

鸡血藤,当归→黄芪,干地龙

0.98

2

红花,鸡血藤→干地龙

1

30

红花,鸡血藤→当归

0.98

3

红花,鸡血藤→黄芪

1

31

红花,鸡血藤,干地龙→当归

0.98

4

红花,干地龙→黄芪

1

32

红花,鸡血藤→当归,干地龙

0.98

5

葛根,黄芪→干地龙

1

33

红花,鸡血藤,黄芪→当归

0.98

6

鸡血藤,当归→黄芪

1

34

红花,鸡血藤→黄芪,当归

0.98

7

当归,干地龙→黄芪

1

35

红花,鸡血藤,干地龙→黄芪,当归

0.98

8

红花,鸡血藤,当归→干地龙

1

36

红花,鸡血藤,黄芪→当归,干地龙

0.98

9

红花,鸡血藤,当归→黄芪

1

37

葛根,干地龙→黄芪

0.98

10

红花,当归,干地龙→黄芪

1

38

葛根,黄芪→当归

0.98

11

红花,鸡血藤,干地龙→黄芪

1

39

葛根,黄芪,干地龙→当归

0.98

12

红花,鸡血藤,黄芪→干地龙

1

40

红花,黄芪→干地龙

0.96

13

红花,鸡血藤→黄芪,干地龙

1

41

红花,当归→干地龙

0.96

14

葛根,当归,干地龙→黄芪

1

42

红花,黄芪,当归→干地龙

0.96

15

葛根,黄芪,当归→干地龙

1

43

红花,当归→黄芪,干地龙

0.96

16

鸡血藤,当归,干地龙→黄芪

1

44

鸡血藤,干地龙→当归

0.96

17

红花,鸡血藤,当归,干地龙→黄芪

1

45

鸡血藤,干地龙→黄芪,当归

0.96

18

红花,鸡血藤,黄芪,当归→干地龙

1

46

鸡血藤,黄芪,干地龙→红花

0.96

19

红花,鸡血藤,当归→黄芪,干地龙

1

47

鸡血藤,当归,干地龙→红花

0.96

20

黄芪,干地龙→当归

0.

48

鸡血藤,黄芪,当归,干地龙→红花

0.96

21

红花,黄芪→当归

0.

49

鸡血藤,当归,干地龙→红花,黄芪

0.96

22

红花,干地龙→当归

0.

50

葛根,干地龙→当归

0.96

23

鸡血藤,干地龙→黄芪

0.

51

葛根,干地龙→鸡血藤

0.96

24

红花,黄芪,干地龙→当归

0.

52

葛根,干地龙→黄芪,当归

0.96

25

红花,干地龙→黄芪,当归

0.

53

葛根,黄芪→鸡血藤

0.96

26

鸡血藤,当归→干地龙

0.

54

葛根,黄芪,干地龙→鸡血藤

0.96

27

鸡血藤,黄芪,干地龙→当归

0.

55

干地龙→黄芪

0.95

28

鸡血藤,黄芪,当归→干地龙

0.

2.3基于熵方法的处方用药规律分析

2.3.1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根据方剂数量,结合经验判断和不同参数提取出数据的预读,设置相关度(熵聚类法的一个重要参数,药物与药物之间关联性的定量描述)为8,惩罚度(为了减少负面数据信息干扰的一个参数)为2,进行聚类分析,得到治疗中风处方中味中药两两之间的关联度。将其中关联系数在0.以上的12个药对进行列表。见表4。

表4基于改进的互信息法的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药对

关联系数

药对

关联系数

肉苁蓉—石斛

0.

肉苁蓉—玄参

0.

巴戟天—石斛

0.

巴戟天—玄参

0.

肉苁蓉—锁阳

0.

当归—石斛

0.

巴戟天—锁阳

0.

当归—淫羊藿

0.

肉苁蓉—炒川芎

0.

肉苁蓉—鸡血藤

0.

巴戟天—炒川芎

0.

淫羊藿—葛根

0.

2.3.2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核心组合分析以改进的互信息法的分析结果为基础,按照相关度与惩罚度的约束,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演化出2~5味药的核心组合,共计37个。见表5。

表5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治疗中风的核心组合

编号

核心组合

编号

核心组合

1

黄芪,当归

20

红花,鸡血藤,干地龙

2

黄芪,干地龙

21

红花,鸡血藤,黄芪

3

当归,干地龙

22

红花,鸡血藤,黄芪,干地龙

4

黄芪,当归,干地龙

23

葛根,当归

5

鸡血藤,黄芪

24

葛根,鸡血藤

6

红花,黄芪

25

红花,鸡血藤,当归

7

红花,当归

26

红花,鸡血藤,当归,干地龙

8

红花,黄芪,当归

27

红花,鸡血藤,黄芪,当归

9

红花,干地龙

28

红花,鸡血藤,黄芪,当归,干地龙

10

鸡血藤,干地龙

29

葛根,干地龙

11

红花,黄芪,干地龙

30

葛根,黄芪

12

鸡血藤,当归

31

葛根,黄芪,干地龙

13

红花,当归,干地龙

32

葛根,当归,干地龙

14

鸡血藤,黄芪,当归

33

葛根,黄芪,当归

15

鸡血藤,黄芪,干地龙

34

葛根,鸡血藤,干地龙

16

红花,黄芪,当归,干地龙

35

葛根,黄芪,当归,干地龙

17

鸡血藤,当归,干地龙

36

葛根,鸡血藤,黄芪

18

鸡血藤,黄芪,当归,干地龙

37

葛根,鸡血藤,黄芪,干地龙

19

红花,鸡血藤

2.4基于无监督的熵层次聚类新处方分析在以上核心组合提取的基础上,通过熵层次聚类算法,得到核心组合(见表6)。进行进一步聚类,形成治疗中风的10个新处方(见表7)。

表6用于新方聚类的核心组合

序号

核心组合1

核心组合2

1

肉苁蓉—干地龙—淫羊藿

干地黄—淫羊藿—巴戟天

2

肉苁蓉—炒续断—葛根

干地龙—当归—巴戟天—葛根

3

何首乌—炙僵蚕—土茯苓

何首乌—炙僵蚕—生白术

4

桃仁—生地黄—山豆根

桃仁—炙甘草—山豆根

5

生牡蛎—炙龟板—枸杞子

生牡蛎—炙龟板—女贞子—代赭石

6

生牡蛎—钩藤—珍珠母

钩藤—珍珠母—夏枯草

7

桑寄生—炒怀牛膝—锁阳

石菖蒲—炒怀牛膝—炙远志肉

8

夜交藤—合欢花—北秫米

夜交藤—合欢花—川朴花

9

肉苁蓉—当归—红花—熟地黄

当归—红花—巴戟天—熟地黄

10

白蒺藜—蔓荆子—女贞子—代赭石

白蒺藜—蔓荆子—藁本—代赭石

表7基于熵层次聚类的治疗中风新处方

序号

候选新处方

1

肉苁蓉,干地龙,淫羊藿,巴戟天

2

肉苁蓉,炒续断,葛根,干地龙,当归,巴戟天

3

何首乌,炙僵蚕,土茯苓,生白术

4

桃仁,生地黄,山豆根,炙甘草

5

生牡蛎,炙龟板,枸杞子,女贞子,代赭石

6

生牡蛎,钩藤,珍珠母,夏枯草

7

桑寄生,炒怀牛膝,锁阳,石菖蒲,炙远志肉

8

夜交藤,合欢花,北秫米,川朴花

9

肉苁蓉,当归,红花,熟地黄,巴戟天

10

白蒺藜,蔓荆子,女贞子,代赭石,藁本

3.讨论

本研究经过软件分析统计,提炼出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常用的药物多数具有益气活血、养血通络、补益肝肾等功效,具体有黄芪、当归、干地龙、鸡血藤、红花、葛根、制豨莶草、炒怀牛膝、石菖蒲、炙远志肉、炒续断、巴戟天、肉苁蓉、锁阳、鹿衔草、羌活、桑寄生、蜈蚣等。

常见的药物组合有:①黄芪、当归;②黄芪、干地龙;③当归、干地龙;④黄芪、当归、干地龙;⑤鸡血藤、黄芪;⑥红花、黄芪;⑦红花、当归;⑧红花、黄芪、当归等。经过聚类分析得出常用的药对包括:肉苁蓉-石斛、巴戟天-石斛、肉苁蓉-锁阳、巴戟天-锁阳、肉苁蓉-炒川芎、巴戟天-炒川芎等。基于复杂系统熵聚类的治疗中风的核心组合有:黄芪-当归、黄芪-干地龙、当归-干地龙、黄芪-当归-干地龙、鸡血藤-黄芪、红花-黄芪、红花-当归、红花-黄芪-当归等。

通过熵层次聚类的治疗中风新处方包括:①肉苁蓉、干地龙、淫羊藿、巴戟天;②肉苁蓉、炒续断、葛根、干地龙、当归、巴戟天;③何首乌、炙僵蚕、土茯苓、生白术;④桃仁、生地黄、山豆根、炙甘草;⑤生牡蛎、钩藤、珍珠母、夏枯草;⑥桑寄生、炒怀牛膝、锁阳、石菖蒲、炙远志肉等。

以上研究结果较好地验证了王任之诊疗中风的治疗经验。《医经溯洄集·中风辨》云:“中风者,非外来风邪,乃本气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气衰之际……多有此疾。”中风位居古代四大难证之首,起病急、变化快,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复发率高等特点,其基本病机总属阴阳失调,气血逆乱。

王任之认为,中医一证,包括了多种脑血管意外疾患。一方面,发病突然,如“暴风之疾速”,另一方面,症状表现上有喑啡的四肢痿废、言蹇失语等。而其当时所处的医疗环境,临床中所见中风患者一般多是属于中经络者,或者中脏腑经急救神志清醒后所出现的后遗症[5]。

因此对于中风的治疗,王任之主张内风,首先应西医进行判别诊断出血性与缺血性的不同,然后按照中医理论进行具体的辨证论治。临床应根据中西医对中风病证的不同认识,辨证用药与辨病用药相结合,取长补短,才能提高疗效[6]。临证上遣方用药紧扣病机,精于配伍。考虑标本缓急,注意辨其虚实,具体在治疗时考虑新暴之病急性期虽有本虚,侧重标实,如脑出血急性期起病急,变化快,多有言语謇涩,甚至出现口噤不开、躁扰不宁等症状,多数情况下不能配合四诊辨证治疗,并且随着病程的推移和状态的变化,相关证候可能也发生改变。故对于脑出血急性期的患者须以通为主,宜“猛峻之药急祛之”,多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邪祛则通;后遗症期度多有偏瘫、失语为主的表现,痰瘀阻络,胶结顽固,气血交阻,经络失荣,常有多虚多瘀的病理改变,治拟补气、活血、通络。补阳还五汤最为相宜,内服汤药及针灸治疗相结合效果则更佳,提高机体修复功能。而脑血栓与脑卒中等虚证都可选择具有益气活血通络的补阳还五汤加减,同时也体现了异病同治的原则。

下面结合研究结果对王任之治疗中风处方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药物进行分析。黄芪和当归是其治疗中风之要药以及治疗极其常用的高效组合。黄芪,其性甘、微温,归肺、脾经,功善补气健脾,升阳举陷,常用于治疗中风后遗症所致的气虚血滞、筋脉失养证,《本草思辨录》载:“惟补虚通痹,则芪之专司。”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既可活血以祛风,又能生血以补虚。两者相配,以资化源,气旺血生,补气生血之效甚佳。诚如陈士铎《本草新编》云:“补气之药于补血之中,虽气生夫血,亦气行夫血也。此黄芪补血汤所以独胜于千古也。”

临证对于肝亢肾亏、下虚上实者,如中医的喑痱之症,常以地黄饮子为基本方去桂、附加减,熟地黄,巴戟天、山茱萸、肉苁蓉也是系统分析出的常用药物。《临证指南医案·中风》云:“精血衰耗,水不涵木……肝阳偏亢,内风时起”;对气血交阻、经络失荣者,常以黄芪、当归、干地龙等药物进行化裁施治;对肢体麻木者,常在黄芪五物汤基础上加减,通络和营;对于治疗后风阳不亢的患者,同时伴有风邪化燥致便秘之象,须认识“久病必虚”“久病入络”的病机特点,常投以补肾强壮药物,参以活血通络之品,如巴戟天、肉苁蓉、续断、丹参,标本兼顾,合而成方,以善其后,有助于促进瘫痪肢体的功能恢复[7]。

综上,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系统”对王任之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验进行数据挖掘研究,获得了既往传统研究缺乏的客观、科学的新知识和新信息,初步得到药物使用频次、核心组合及多个新处方,为王任之治疗中风治验的深入挖掘和传承提供了参考,更加客观地发掘并继承其学术思想,值得进一步推广与应用。参考文献(略)

本文原刊载《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年2月第35卷第1期,版权归原作者,编辑发布。









































治白癜风的中药方
白癜风有什么中药制剂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yfzl/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