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要点和饮食营养指导
糖尿病是影响老年人健康和生命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热势,且随增龄而增加。糖尿病的易患危险因素有高龄、肥胖、活动量小以及高热量饮食。糖尿病患者的各种慢性病变如心血管病、脑血管病、肾病、失明、下肢坏疽等比糖尿病病人多2-3倍以上,是造成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目前糖尿病死亡率在肿瘤、心、脑血管病之后居第四位。
一、病因病机与分型:
病因病机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或周围组织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糖、脂肪、蛋白质三大代谢经及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引起上述变化因素可能有遗传、病毒感染、自身免疫、胰岛素抵抗、神经因素等。发病诱因有过食、肥胖、运动不足、不规则生活、紧张等。分为两型:
1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5%左右,老年人糖尿病此型仅占少数,好发于青少年。此型与自身免疫有关,使胰岛β细胞大部分被破坏,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血中可检出多种自身抗胰岛细胞抗体。体型消瘦,起病较急,病情较重,易并发酮症酸中毒。治疗必须依赖胰岛素,但剂量稍多,易引起低血糖,也称脆性糖尿病。
2型糖尿病:占糖尿病总数的95%左右,大多数老年人属于此型。2型与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受体减少,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有关。本型肥胖是很重要的危险因素,约80%患者超重或肥胖,有资料统计中度肥胖者糖尿病发生率比正常体型高4倍,重度肥胖者比正常体型高30倍。起病缓慢,病情较轻,不少患者是在体检或诊治其他疾病时发现。治疗以控制饮食为主,适当增加口服降糖药,口服药无效或有并发症时须用胰岛素治疗。由于病程较长,本型慢性并发症多见,常死于心脑血管病、肾病等并发症。
二、糖尿病并发症:
1、急性并发症:
⑴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老年人较常见。最重要的诱因是感染,其次是胰岛素中断或减量、创伤、手术等。表现为原有糖尿病症状加重,酸中毒大呼吸、严重失水、休克、心功能不全,尿糖、尿酮强阳性,血糖显著升高,血酮增高,CO2结合力降低。
⑵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金见于高龄糖尿病患者。诱因有感染、心肌梗塞、脑卒中等应激状态或不适当补充葡萄糖,使用升糖药物如激素等。因无糖尿病史,常易漏诊。本病主要表现有显著高血糖、高血钠、高渗透压、严重失水、嗜睡昏迷,尿糖强阳性、尿酮阴性,CO2结合力降低。
2、慢性并发症:
⑴心脑血管病变:70%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心肌梗塞比非糖尿病患者高2-3倍。糖尿病常合并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高粘稠度,易发生脑梗塞、脑出血。糖尿病死亡率原因中脑血管病与冠心病占同等地位。
⑵肾脏病变:占糖尿病总数的40%左右,晚期肾功能不全,也是主要死亡原因,病程超过10年的糖尿病多数伴有肾动脉硬化,肾小球硬化,出现蛋白尿,肾功能不全。
⑶视网膜病变:病程10-15年的糖尿病患者有半数有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失明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还可引起白内障、青光眼等。
⑷神经病变:以糖尿病神经病变为首发症状者占10%,病程超过10年可有神经病变。最常见的是末稍神经病变,四肢对称性感觉障碍,肌力减退;60%糖尿病患者合并植物神经病变,排汗异常、心动过速、胃肠功能紊乱、排尿困难、阳萎等。
⑸皮肤病变:多有皮肤瘙痒,女性外阴瘙痒,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并发症,下肢溃疡感染乃至坏疽。
二、老年糖尿病特点:
1、老年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多见,占95%以上。起病缓慢,病情较轻者常缺乏典型的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症状。因三多一少来诊者不足40%,年龄愈高,症状愈少。
2、老年人糖尿病容易漏诊,常因急性并发症就诊而诊断者占30%。
3、区别生理性老年病耐量减退和老年隐性糖尿病甚为重要。
4、老年糖尿病患者即使血糖明显升高,尿糖仍属阴性,必须测血糖才能诊断糖尿病。
5、年,WHO推荐的空腹血糖标准为mg/dL(原为mg/dL),以便发现早期老年糖尿病患者,及早治疗,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
四、老年糖尿病防治要点:
1、运动疗法:运动可促使组织利用葡萄糖,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使血糖下降。运动还可促使肌肉消耗更多的脂肪酸,使血清甘油三脂下降,高密度脂蛋白增高。运动使能量消耗可以降低体重。由于老年人多有慢性病,故运动要适量,不宜作剧烈运动。
2、饮食疗法:饮食疗法是糖尿病的基础治疗且须持续终身,因老年人饮食习惯不易改变,故饮食变动不宜太大,以免难以接受,以控制总量、均衡营养、合适比例为原则。超重肥胖者减少热量、降低体重,可以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量和亲和力。比较轻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常单纯控制饮食,也能使血糖控制良好。
3、口服降药物:若单用运动疗法及控制饮食后,血糖仍明显升高或伴随症状未改善或无症状而餐后血糖mg/dL,需使用降糖药物。
⑴磺脲类:短效制剂有D、糖适平等;长效制剂有优降糖、达美康等。
⑵双胍类:常用药物有二甲双胍、降糖灵、格华止等。
4、胰岛素治疗:(略)。
附:糖尿病人营养治疗:
1、糖尿病人三大营养素比例:
碳水化合物55-60%;蛋白质15-20%;脂肪20-25%。少食多餐,4-6餐/日。
2、糖尿病人营养治疗原则:
⑴合理控制总热能:热能供给以能维持或略低于理想体重为宜。年龄超过50岁,每增加10岁,比规定值酌情减少10%左右。体重是检验摄入量是否合理控制的简便有效的指标,建议每周称体重一次,并根据体重不断调整食物摄入量和运动量。
表:糖尿病患者每是热能供给量[kJ(cal)/(kg.bw)]
在控制总热能的基础上适量放宽主食:
*单纯用饮食治疗:开始时g/d,血糖、尿糖控制后g/d。
*药物治疗者:血糖控制不好-g/d,病情稳定-g/d。
*年老者不超过g/d。
*碳水化合物最低-g/d,否则易酮症酸中毒。
⑶合理选择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分解-酮症酸中毒。
*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
*少甜食糖果。
*增加含纤维素多的蔬菜水果。
*多用血糖指数低的食物:荞麦、玉米、燕麦。
⑷保证优质蛋白质供给:
病人蛋白消耗量大,尿丢失蛋白多。
*肾功能允许增加蛋白质摄入1g/kg.bw/d,1/3来自动物蛋白。占总热量的15%。
*合并肾病尿毒症,限制蛋白质摄入。
⑸限制脂肪摄入:
*防止或延缓心脑血管并发症。
*脂肪占热量30%。
*限制饱合脂肪酸:动物性脂肪。
*不饱合脂肪酸与饱合脂肪酸的比值应在1.5-2.5。
*限制胆固醇、总热能。
⑹高纤维饮食40g/d。
*蔬菜含纤维20-60%,水果、谷类含10%。
*缓慢胃排空,减慢糖吸收。
*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
*改善葡萄糖耐量,减少对β细胞的刺激。
⑺保证维生素供给:
*补充B族维生素:改善糖代谢和神经症状。
VB1:丙酮酸氧化脱羧必需物质。
VB6:改善葡萄糖耐量。
VB12:营养神经细胞。
*抗氧化营养素,防止并发症。
VC:防止微血管病变。
VE:抗氧化,抑制氧化应激,预防和延缓CVD发生。
VA、β胡世萝卜素:抗氧化,防止视网膜病变。
⑻保证矿物质、微量元素吸收:
*锌:协助葡萄糖在细胞膜转运,与胰岛素活性有关。
*镁:镁从尿中丢失-低镁血症-胰岛素抵抗。
*Cr:激活胰岛素,改善葡萄糖耐量,防止视网膜病变。
含量丰富的食物:牡蛎、蛋黄、啤酒、酵母。
*钙:预防骨质疏松,骨骼异常和风湿样病变。
3、糖尿病人不宜吃或少吃的食物:
精制糖、糖果、甜点。
*含糖高食物:土豆、红著、耦、洋葱、胡萝卜、肥肉、内脏、高油脂坚果。
*水果可以限量吃,但要相应减少主食,病情控制不好的病人最好不吃高糖分水果。
4、糖尿病建议多选用的食物:
*大豆及其制品:蛋白质量多质好。降血脂,防止心血管病。
*粗杂粮:含微量元素.维生素.膳食纤维,改善葡萄糖耐量。
*水分多的蔬菜、瓜果:冬瓜、苦瓜、黄瓜。
5、饮食计算与餐次安排:
⑴热能计算:据病人的年龄、性别、身高、实际体重、工作性质来计算热能供给量。
标准体重(kg)=身高(cm)-
⑵三大物质计算:
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质每克产热4kcal(16.73kJ);
脂肪每克产热9kcal(37.65kJ)。
在设计膳食时,先计算碳水化合物量,再计算蛋白质量,最后用炒菜油补足脂肪的需要量。
⑶餐次:每天至少进食三餐,且定时定量,三餐饮食均匀搭配,每餐均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早、中、晚餐次膳食可按1/5、2/5、2//5或1/3、1/3、1/3分配。
白癜风预防女人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