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磷脂 > 磷脂介绍 > 棕榈酰化及相关抗体 >

棕榈酰化及相关抗体

北京治疗白癜风一般多少钱 https://m.39.net/pf/bdfyy/dbfzl/

棕榈酰化修饰(Palmitoylation)是16个碳酰基的棕榈酸与蛋白的半胱氨酸发生共价结合的一类修饰,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研究表明,许多蛋白都经历了棕榈酰化的动态修饰过程,这种翻译后修饰为研究蛋白质亚细胞定位、稳定性、转运、聚集以及蛋白互作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方向。

根据连接方式不同,可以分为s-棕榈酰化、n-棕榈酰化和O-棕榈酰化:

S型棕榈酰化修饰(S-palmitoylation),即通过硫脂键共价结合到蛋白的半胱氨酸残基的修饰最为多见,也是目前研究最为广泛的类型。蛋白质s-棕榈酰化是由蛋白质酰基转移酶家族(proteinacyltransferase,PAT)催化的,由于其特异性结合Zn2+,且含有保守的Asp-His-His-Cys序列,因此这些酶通常被称为zDHHC酶。现已发现人类中至少有23种DHHC酶,随着研究的深入,其功能逐渐被揭示。例如,zDHHC5的缺失会阻碍神经干细胞分化;zDHHC5及其同源家族蛋白zDHHC8定位于神经元的突触,它们影响细胞内吞转运、兴奋性和突触连接,与精神分裂症有关;大肠癌和胃腺癌中发现了zDHHC2表达下调;结直肠癌中zDHHC9表达增加,此外zDHHC9被报道用于催化Ras蛋白的s-棕榈酰化,与X染色体连锁智力障碍(XLID)有关。在数十篇出版物中,zDHHC酶已经成为蛋白质s-棕榈酰化和膜靶向的关键调控因子。

我们已经知道,棕榈酰化是一种可逆的修饰,其水平的动态变化,除了蛋白质酰基转移酶(zDHHC酶)的催化,还需要去棕榈酰化(depalmitoylation)的过程。对于许多s-棕榈酰化蛋白来说,这一过程是由酰基蛋白硫酯酶促进的,它催化硫酯水解以溶解和取代膜上的底物蛋白。酰基蛋白硫酯酶1(APT1;也被称为溶血磷脂酶1,LYPLA1)和酰基蛋白硫酯酶2(APT2;也被称为溶血磷脂酶2,LYPLA2)是第一个被发现的G蛋白的去棕榈酰化酶;含有α/β-水解酶结构域(ABHD)的丝氨酸水解酶ABHD17被鉴定为PSD-95和致癌蛋白N-Ras的去棕榈酰化酶,ABHD17抑制剂可能具有作为N-Ras突变癌症的靶向治疗的价值;PRDX5是一种关键的抗氧化蛋白,ABHD10被发现是PRDX5的去棕榈酰化酶,用于调节其抗氧化能力;棕榈酰蛋白硫酯酶1(PPT1)是一种内溶酶体蛋白,是已知的第一个与神经元中致命的遗传性溶酶体储存障碍-神经元蜡样质脂褐质沉积病(NCLs)-相关的去棕榈酰化酶。

近年来,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s-棕榈酰化作为抗癌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干预治疗靶点的潜力。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许杰研究组发现了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的棕榈酰化及影响其降解的作用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开发了靶向PD-L1棕榈酰化的多肽PD-PALM,为肿瘤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研发提供了新思路。年10月,林合宁团队发现DHHC7和APT2介导的STAT3棕榈酰化-去棕榈酰化循环对于理解炎症性肠病和探寻治疗手段有重要意义。

棕榈酰化相关抗体推荐

1.蛋白质酰基转移酶家族相关抗体:

2.酰基蛋白硫酯酶相关抗体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jbyl/174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