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期扶人被讹怎么破,检察官

去年4月,舒城女中学生小何好心搀扶摔倒老人,反被老人亲属误解为肇事人,幸得交警调查事件得以澄清。事后好心的小何不但不记恨,反而以德报怨为摔伤老人捐款。日前,由中央文明办“中国好人网”举办的第三届“搀扶老人奖”评选在广州揭晓,小何荣获最高奖:“搀扶老人委屈奖”,奖金元。

不过话说,这奖金怎么发得酱紫别扭?委屈奖这名字听来也是没sei了。

扶起跌倒的老人本是一种美德,却因为“碰瓷”事件闹得人心惶惶。不扶,违背本心;扶了,怕被反咬。这真是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事实上,这个问题的答案依然是明确的:当然要伸出援助之手,但是一再发生的施救者被讹事件又让这个答案充满了风险与苦涩。

“街头施救陌生人面临的风险”壹/

施救者可能会被指为加害者,而不得以承担赔偿责任。

贰/

施救者处理不当加重了被救助者的伤情,因而被被救助人要求承担责任。

“检察官支招教你规避风险”

帮助摔倒老人固然好,可也要讲究点学问。老人摔倒的情况需要根据环境、地点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式。

壹/

由于有的老人可能存在记忆力不好的情况,建议市民遇到老人摔倒时:先用手机拍下或录下当时的情况,再找2名以上的路人作为见证,然后再去搀扶,以免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另外,如今城市里的大街小巷大都安装有电子监控摄像头,事实真相究竟如何,通过摄影监控也更容易掌握一些证据。因此,在有摄像头监控的区域内,施救行为的安全系数更高。

贰/

如果老人只是轻微摔倒,神志是清楚的,则可以尝试跟老人进行沟通,了解其当前的情况,再根据老人的要求进行协助。

叁/

如果老人已经丧失了神志,就不建议立即贸然扶起,因为有些老人突然摔倒是由于心脏病或者脑出血之类的突发疾病造成,这种情况建议立即拨打,等待专门的医生和护士过来处理。

肆/

当然,对于具备医疗急救专业技能的个人,鼓励其在医疗急救人员到达前,对急、危、重患者实施紧急现场救护;在紧急现场的救护行为将法律保护。

扶丨不扶

如何打破窘境?

引导人们走出“老人街头倒地一小时,路过行人无一人敢扶”的现实困境,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让那些心地不良的被救助者付出相应的代价。首先,针对那些恶意讹诈、蓄意谋财、反诬救助者的被救助者一定要依法打击、严厉追究行政责任或刑事责任。

法律小贴士:“碰瓷”就其行为而言属于敲诈勒索行为。敲诈勒索金额较小时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敲诈勒索金额较大或多次敲诈勒索的则涉嫌构成敲诈勒索罪。

其次,“谁主张,谁举证”的法律原则应得到遵循。如果搀扶老人的你遇到被反咬一口的情况,老人及家人一方要你拿出证据自证清白,请不要搭理他们,就让他们去起诉;如果警方建议调解折衷或老人一方要故意将事情闹大,你也不要轻易答应或屈从,不能为了图省事,就放弃法律对你的保护。

END

我们期待行善有奖和讹诈有罚变成法律制度常态,让“扶不扶”不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当前行善虽艰难,但不管怎样,我们至少需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我们的法律条文,其实完全是保护见义勇为者的。所以,小编建议大家,老人该扶仍需扶,用好以上几招,行善不慌张。

温馨提醒:本文为原创作品,

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jbyl/156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