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年底,公司年会,朋友聚会旺季,总免不了喝酒助兴。近日,乌鲁木齐一55岁男子因为应酬连续喝了三天酒后,猝死,医院院长张大东教授提醒,过度饮酒很容易诱发猝死,尤其是对脑出血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来说,猝死机率更大。
在乌鲁木齐市新华南路的一个家属院内,一名55岁的男子下楼后倒地昏迷,医护人员赶到现场后发现,男子已不省人事,最后抢救无效身亡。
据这名男子的爱人告诉记者,丈夫是名司机,患有心脏病,平时爱喝几杯。事发前,他因为应酬连续喝了三天酒,之后回家一直喊头疼不舒服,医院看看,对方轻描淡写并未放在心上。1月6日早晨7时左右,夫妻俩一前一后下楼,行至楼下大门口时,丈夫突然倒在地上,“我一边扶地一边呼叫,儿子从楼下赶来,路人一起帮忙并拨打电话求助。”
张大东院长表示,眼下正是年底应酬频繁之际,医院接诊的饮酒引起的突发心血管疾病患者也比平时增加了近两成。对此,张大东院长解释道,心肌细胞是构成心脏的基本单位,酒精及其代谢物乙醛和醋酸盐会直接毒害心肌细胞,使心肌细胞钙失衡、收缩蛋白表达异常、抗氧化能力减弱、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失衡,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减退。最终引发心脏结构、功能异常,出现心力衰竭,甚至引发猝死。
冬季酒后猝死高发酒后严禁服药和洗澡
“冬季本身就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休息不好,饮酒过量会使猝死的机率大大增高。”张大东院长说,酒后的猝死有两种,第一种是心源性猝死,也就是与心脏有关,占猝死人群的七成。还有两成患者是非心源性猝死,主要是脑源性猝死,如脑出血、哮喘、肺栓塞等。“
张大东院长提醒,酒后万不可马上洗澡,冷水热水都不宜。热水容易使热气聚集在体内,加重醉态,导致恶心性呕吐和晕厥,冷水会加快体内葡萄糖的消耗,使血糖和体温下降,酒精不但会“麻痹”肝脏,还会造成肝脏对葡萄糖储存的恢复能力下降,导致休克,“睡前也不能大量喝酒,特别是高血压和心肌梗塞的病人,长期睡前大量饮酒可能会导致突发性死亡。”
“酒后也不能吃药,酒精会和多数药品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物质。”张大东院长说,酒后尤其不能服用抗生素和感冒药,许多抗菌药与酒类会产生双硫仑样反应,患者会出现:胸闷、气短、血压下降、四肢乏力、面部潮红、头痛、恶心、呕吐、眼花、恍惚等症状。一些敏感的人或是心脏功能不好的患者,严重时会造成呼吸抑制、心力衰竭甚至危及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