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著呈现
三国魏将王朗与诸葛孔明对阵,王朗打算用言语说动蜀军退兵,劝诸葛亮投降,说投降就可以封侯拜相,享受荣华富贵。诸葛亮摇动三寸不烂之舌,以“奉召讨贼”之名骂王朗。听到“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这样的话,王朗“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
中医气血论解读
王朗的发病类似当今社会发病率很高的心脑血管疾病——脑出血。中医气血论认为,脑出血是由于元气不足所致。
清朝末年著名中医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一书中写到:“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血必停留而瘀。”
王朗时年已七十六岁,白髯皓首,年事已高且须发苍白。体内元气不足,造成血液杂质沉淀,使脑部血管硬化,血液粘稠度偏高,阻力增加;如果遇到突发因素,比如大怒,就会导致血压升高,血管薄弱的部分就会破裂,脑溢血就发生了。
西医治疗脑出血,往往采用止血的办法。中医气血论认为:气血同源,止血必然滞气,病情会加重。
凡治疗过脑出血的医生,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许多病人来的时候,病情并不重,越治疗病情越重,有的治残了,有的治死了。
很多人认为这是概率事件,很正常,其实不然!死是因为滞气而死,残是因为滞气而残,治好是因为病人元气充盈而自愈。
现实生活中,由于过度止血将脑出血患者治成了脑血栓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中医气血论认为,治疗脑出血应以充盈元气为根本手段,而不应该去一味地去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