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量是间房,量力而为
我们每天摄入的卡路里量在考虑到活动量等因素后,也应该有个上限,而且要尽可能少吃。肥胖症可以被称为21世纪的世纪病,其他各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因素都包括肥胖症,控制体重就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预防各种慢性病。体重控制其实最简单,就是控制卡路里摄入量,制定一个上限,然后尽量少吃,辅以多活动。控制卡路里摄入量不一定保证能够减肥,但可以控制体重的增长,从而获得不可估量的健康效益。
食物健康的概念的大前提是不多吃,不管什么食物,吃得过多都不健康。但喝粥是用来替代吃白米饭的,并不是额外多喝一碗粥。喝杂粮粥也是同样的道理,除非用来替代白米粥白米饭才能获得健康效益,如果在现有饭量之上多喝几碗粥,很可能吃得太多,长此以往就会增加体重。我们不管吃多么健康的食物,首先要考虑的是用它来替代现有食谱中的哪种食物,而不是额外多吃。
没有量,就没有质
饮食要多样化,许多人对多样化的理解是食物的品种越多越好,这样起到互补有无的效果,杂粮粥就是其典型。
人体对营养的需求的关键要吃足够的量,先保证量之后再考虑其他。而许多人恰恰是没有吃够量,因此营养摄入不足,在此基础上追求吃多少种食物,并不能解决营养不足的问题。
这就如同吃饭时点菜和自助餐的区别,点菜就吃有限的几种,每种吃的量很多,点菜相对来说吃得卡路里量不会过多。自助餐吃的品种很多,如果敞开了吃,就要比点菜多摄入很多卡路里,如果要限制卡路里摄入量的话,每种食物只能吃一点点,真实情况是人们吃自助餐时都会比点菜是多吃很多。吃杂粮粥也一样,或者导致卡路里摄入量过多,或者吃得不多,那点量在营养上无济于事。
提供营养,食物各有专长
我们吃东西的主要目的并非口腹之享,而是为了生存,营养均衡要排在其后,活不下去,还怎么讲究营养?所以才有主食副食之分。主食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吸收的是碳水化合物,很多营养成分要靠吃水果蔬菜,这是人体吸收营养的自然途径。不同的食物也有不同的营养成分,杂粮粥这类东西的问题就在这里,固生堂中医专家提醒,不要指望一碗粥把全天所需的营养都吃进去。
均衡是一段而不是一顿
营养要讲究均衡,但并不是一定要每一顿饭都非常均衡。人体对营养的需求并非一顿不吃就不得了了,营养缺乏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这是人体功能的自然设计。也是人体功能的灵活性和适应能力。对人体要从机体的角度看待,而不是从机械的角度看待。在补充营养上,要考虑的是长期的趋势,天长日久地坚持健康饮食,而不是过度到一碗粥解决问题。
饮食健康要讲究,但过犹不及,偏离了饮食健康原则,就不能获得健康上的良好效益。杂粮粥就是一个过犹不及的例子,过度追求细节,反而偏离了饮食健康的大方向。
老人总喝粥不利于健康
在追逐长寿的过程中,“饮食清淡”应该算是其中相当重要的一环。毕竟,高血压、高脂血这样的慢性病大多都和“吃”脱不了干系。于是,本着这样的原则,很多老人开始把喝粥奉为餐之上品。虽说不至于顿顿都喝,却把粥作为主食形式。但粥毕竟以水为主,“干货”极少,在胃容量相同的情况下,同体积的粥在营养上距离馒头、米饭,还是差得不少。长此以往,必将营养不良。从另外一方面说,水含量偏高的粥在进入胃里后,会起到稀释胃酸的作用,这对消化不利。所以,“粥更容易消化”的说法还是值得商榷的。
老人在饮食上追求清淡并不是原则上的错误,关键在于把握好度,用对方法。如果你只是因为牙齿不好而选择喝粥,那第一件事就是先治好牙病。对大多数老人而言,平时吃饭,把饭做得软烂些就好,或在正常饮食之余偶尔换着吃吃面条、喝点粥。不过,即使是喝粥,也要弄个肉菜,不能清淡到只就咸菜;最好不要选择白粥,至少应该加入一点菜或肉,每天变变花样,以求营养均衡。
曲敬来主任医师
固生堂中医曲敬来,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呼吸科学术带头人。我国近代名医龙江医派创始人高仲山教授的主要学术传承人。中华中医药学会肺系病分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常委,深圳市重大传染病专家组成员。深圳市”医德医风先进个人”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称号。
擅长:诊治内科及儿科顽固性咳喘,常见发热性疾病,鼻后滴流综合征,急慢性鼻窦炎、咽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纤维化,呼吸系统疑难病等。对老年性体质虚弱的康复,脑梗塞及脑出血后遗症,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肠炎,汗证湿疹,失眠,心肌炎等疾病的治疗有很深的造诣。
出诊信息:周六(深圳固生堂中医竹子林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