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影灯下的隐形侠

无影灯下的“隐形侠”

拜建霞/文/图

梁林庆主任与科室成员召开班前会

手术室里,当病人被推进来的那一刻,麻醉医生便进入了紧张的“战时”状态,除了主刀医生,麻醉医生也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麻醉如此重要,但这个岗位却往往被人忽略。很多人都认为,他们的工作就是打一针。今天,我们故事中的主角就是这样一位无影灯下的“隐形侠”——医院麻醉科主任梁林庆。让我们一起走近他,揭开麻醉师背后的神秘面纱。

他是一个工作狂

10月9号一大早我们来到了医院麻醉科,只见每个人都穿着无菌的墨绿色手术衣,全副武装,戴着口罩,脚步匆匆,自动感应门上的“手术中”三个红字,让走廊里的气氛更添凝重。“梁主任正在手术室,估计得一会。”护士长李艳告诉我们,“我们主任就是一个工作狂,从3号值班一直到现在,他就没下过楼。”

梁林庆术前调试麻醉机监护仪

一个多小时后,梁林庆从手术间里走了出来,“不好意思,让你们久等了。”正说间,叮铃铃……电话声响起,“又有活了,一产妇需剖腹产手术,大家准备一下。”梁林庆边说边来到三楼妇产科病房,详细讯问产妇的体重、血压、既往疾病史等一些基本情况,病人进入手术室后,他就开始给产妇进行血压、脉搏、体温……全方位的身体监测。“现在要给你打麻药,会有点痛,千万不要动,有什么不舒服就跟我说。”最后再核对一次患者身份信息后,梁林庆轻声安慰病人,随后果断在病人的腰椎部位定位、下针、穿刺及置管,干脆利落地完成了整个过程。

手术中

梁林庆通过监护仪仔细地观察着病人的生命体征。连接监护仪的电脑,同步自动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只要响起报警声,梁林庆就要第一时间检查问题,解决问题,任何小状况都可能影响整个手术。在我们采访期间,梁林庆一共做了三例手术,一个脑外科,两个剖腹产,当他走出手术间时已近中午,狼吞虎咽扒拉完同事买回的饭,他又马不停蹄地来到病房作术后回访。

梁林庆填写术后记录单

“这就是我每天的工作,从术前、术中到术后,容不得半点马虎。我干这一行20年了,常年呆在手术室里,阳光很少能照到,防晒,呵呵……”健谈的梁林庆风趣地说道。“医院只有两个麻醉师,工作量很大,大家几乎都是连轴转值班,最多一次一个人连续上七天七夜,有时,一台手术一站就是10多个小时,说不累是假的。”

由于长期地超负荷工作,年,他突感胸口憋闷不适,经检查诊断为冠心病,在家人的一再催促下,才进行了支架手术治疗,手术后半个月他就回到岗位继续上班,因为他放不下病人,更放不下肩上那份沉甸甸的责任。

他忙得连家都很少回,吃饭、喝水都要按分钟来算

“梁医院后面的家属区,4、5分钟就能到家,但他很少回家,每逢节假日,大年三十、初一,都是他值班。”闲余中,护士们同我们聊了起来:“记得有一次大年三十,他做了七台手术,做完手术半夜才回家贴了对联。”

年一次车祸,同时送来了四个病人,其中两个人脑出血,伤势非常严重,需开颅行血肿清除术。抢救分秒必争,接到任务后,梁林庆进入“战时”状态,及时取血备药,合理安排麻醉,术中一边神情专注地通过监护仪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一边根据手术进程,调节麻醉药物的用量。时间在一分一分的流逝,一夜无眠,当天边挂起鱼肚白的时候,病人终于脱离了危险,大家都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此时,梁林庆双眼布满了血丝。

“快快,又来了一名40多岁肝脾破裂,失血休克的患者,需要紧急手术。”顾不上休息、吃饭,梁林庆马上走向手术间,做术前准备。做心肺复苏,大量补充液体,紧急插管引导,手术中病人又因休克引起心跳骤停,出现了几次危险状况,通过顺利排险,保证了患者的生命,手术最终获得成功。

“这种现象是常有的事,每天连续工作12个小时很正常,休息没点,有时负责两个手术间,其间吃饭、喝水、上厕所都得按分钟来算。”梁林庆说,“现在工作量越来越大,每月近台手术,平均每天完成5台麻醉,但是我们科室没有出现过一例差错事故。”

他是外科行业里“铁人全能”

术后回访病人

在大多数人的眼中,“麻醉不就是打一针吗”,他们没什么名气,也很少受到







































盖百霖遮盖液能不能治好初发的白癜风
白癜风用什么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yzyy/69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