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第一咱不能要

过劳死

人非机器,不能任意重装重启、拆换零部件后运行如初,即使可以心脏搭桥、器官移植,人体的承受能力也有极限。

最近突然红起来一个热词——好像身体被掏空了,因为一个实在是难听的歌而红起来了。身体被掏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生活在大都市里,每天忙忙碌碌如蝼蚁一般生活的人们恐怕太熟悉了。过劳,这个词汇希望不要等到发现极端新闻事件的时候,才引起大家的重视。

12月11日,央视新闻报道称,过度加班又是导致过劳死的首要原因。有资料显示,巨大的工作压力导致我国每年“过劳死”的人数达60万人,已超越日本成为“过劳死”第一大国。

“过劳死”从医学上解释,是因为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加重,心理压力大,存在精疲力竭的亚健康状态,由于积重难返,将突然引发身体潜在的疾病急性恶化,救治不及时而危及生命。

“工作狂”突发脑出血不幸去世

12月10日中午12点59分,34岁的成都小伙杨菲因过度劳累引发脑出血而不幸去世,去世后,他的家人一同决定将其遗体捐献。生前,杨菲年轻力胜,是公司的技术骨干。在大家眼中,他也是名副其实的工作狂,经常加班、24小时待命,身上的两部手机24小时开机,总是响个不停。妻子吴东琼在接受采访时说,杨菲的工作辐射面广,经常要协调大成都地区范围内的基站维护工作,名义上是双休日,但实际上,随时都可能有工作安排过来,有时候凌晨一两点还在谈工作上的事情。3岁多的儿子也经常见不到爸爸。“每天下班都有种要虚脱的感觉,我需要打鸡血。”这是杨菲11月1日发的朋友圈,也是他的工作常态。没想到,11月28日,杨菲在外出办公途中突然昏倒,再没有醒来。

杨菲生前照片

小编知道我们学校许多同学经常熬夜做作业,其实这样是不可取的。

告别过劳死

1.让保护劳动者权利的法律制度硬起来

保护劳动者权利的法律制度真正硬起来,劳动者才不会无缘无故瘫下去。

2.每个人给自己的健康一个缓冲区

在这个越来越高强度的社会,每个人心中都应该自备这样一套到点升空的桌板,给健康一个有保障的缓冲区。毕竟,死生大矣,真正能保全自己的只能是自己。

3.新闻多看点

工作中,疲劳无处不在。我们会对忧愁烦恼造成的紧张,提不起劲儿,昏昏沉沉等。但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小事”和可怕的过劳死之间,只有六步距离。

这六步中,疲劳积少成多,由量变到质变,最终演变成慢性病,甚至猝死。因此,我们要及时将疲劳消灭在“萌芽”阶段。

在人生中,健康的价值远胜过声望和财富。愿大家劳逸适度,多加保重。









































北京治疗白癜风有名医院
白癜风早期能治愈吗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yzyy/61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