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尚龙曾是穷人家的孩子,从小父亲生病,妈妈靠给人家打杂供他上学。
没穿过新衣服的他立志学医,最后成为全国麻醉学界的领军人物;他也是一位仍处于恢复期的癌症患者,身经头、颈、肾多部位手术;他更是一位“医疗扶贫专家”,参与的救灾、扶贫、援疆等行动不计其数。
推动减免万元医疗费
从医40年来,姚尚龙深知贫困对于病患及其家庭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像心脏病、血液病这些重症疾病,由于治疗方法复杂,费用昂贵,很多家庭特别是贫困家庭只能望而却步。为了帮助贫困患者减负,姚尚龙主动联系社会团体、爱心机构对贫困患者进行救助,并在院内倡导爱心减免。
枣阳农妇周小会37岁生下小儿子天佑,却患有严重的复杂性先天性心脏病。去年11月底,周小会带着8万元,抱着两个多月的孩子来看病。4个多月后,幸运的孩子做了心脏移植术,成为当时国内年龄最小、体重最轻的“换心人”。
为救孩子,全家商议后决定卖房。“最困难的时候,医生通知我可以申请救助。”在姚尚龙的建议下,借助社会爱心力量和院方救助,小天佑病情缓解,健康成长。至今,周小会还清楚记得当时姚尚龙说过的话:“孩子成长还有一条长路要走,保住房子,就是给他保留一个完整的家。”
像这样,在协和得到救助的贫困病人为数不少。医院的支持下,自年起,医院针对贫困先心病患儿发起了“心系农村,情暖农民”的减免活动。据不完全统计,截至年,该项活动共计减免医疗费用万元,名贫穷先心患儿得到成功救治。
赴汶川与小伤员成忘年交
年5月12日,汶川地震爆发,姚尚龙第一时间带领武汉医院医疗队,赴灾区救援。他一边指挥救援,一边利用间隙做了17台手术的麻醉,是全队手术麻醉做得最多的专家。
年5月16日,什邡灾民谭邦富摔伤腰椎,来医院就诊。只要通过手术在腰椎上安一套脊柱器械,就能让他重新站起来,然而价值近2万元的器械,对于这位农民来说太昂贵,他打算放弃手术,等待截瘫的命运。姚尚龙得知后,当即打电话联系医院器材科,指示尽快找到合适的器械送到灾区。当晚,医院。第二天早上,姚尚龙亲自负责麻醉,将器械安装进了谭邦富体内,所用器械及手术费用全部免除。
当年,他促成了医院价值万元的医疗救助,并力主武汉医院成医院。
灾后数年,姚尚龙几乎每年都会去灾区回访,探望当年的病患。小伤员蒋晓丽与他建立了忘年交般的情谊。“姚伯伯,您等着我,我一定努力成为您的学生,将来救更多的人。”在一次分别之时,14岁的蒋晓丽坐在轮椅上,写下了这样的话。“一言为定,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姚尚龙微笑着鼓励她,还把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了晓丽,要她遇到困难和他联系。
每年至少两次赴疆支援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姚尚龙抓住每一个机会对贫困地区进行医疗援助,通过技术、智力的支持,将先进的医疗技术散播到老少边穷地区,在各地区打造带不走的“协和医疗队”,造福当地百姓。
自年以来,姚尚龙每年至少两次赴疆对口支援。年8月1日,姚尚龙带领医疗队,深入牧区,最远到达中哈边境边防哨所,为当地群众和边防官兵送医送药,受到当地牧民和边防官兵的热列欢迎。68岁的哈萨克牧民帕提古丽,因患高血压致脑出血十多年,当老太太拿到姚尚龙赠送的药品时,流下了感激的泪水:“武汉的医生亚克西。”
“扶贫不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责任。”姚尚龙说,现阶段医疗扶贫应落实到帮扶基层医疗机构,医院的品牌、人才和技术优势,在技术援助、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扶植等多方面,医院进行智力、技术帮扶,医院开展医疗新技术,提升当地医疗水平。他希望今后能有更多医务工作者加入到医疗科技扶贫、健康扶贫队伍,“如果教授级别的专家每年参与,扶贫工作必将有更大改观”。
医院
长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