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都走开,你们这些人都是杀人不见血的……”
“你们这些人都是日本鬼子,你们就是为了赚我的血汗钱,我不治了,我要回家”
“你们是干啥吃的,这都弄不好”
……
36床的夏叔叔每次医生护士查房或者给他做治疗时,他都情绪激动起来,就开始骂人。他是一位脑梗塞恢复期的患者,言语、吞咽、运动功能障碍,从神经内科转入时,四肢肌力差,每天卧床不起,鼻饲置管,情绪抑郁,日常生活能力评分0分,尽管我们医生、护士、技师对他多认真、多细心,他都不屑一顾,他总是认为大家都是害他的,他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废人,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医院就是浪费钱、治不好,总是无缘无故对我们发脾气。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跟他怄气计较,总是安慰他不仅要好好治疗,自己要主动战胜疾病。杨凤翔护士长总是让我们给患者做好心理护理,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的指导。比如第一个星期我们护士会指导他在床上的主动训练:Bobath握手练习、良姿位摆放;第二周指导患移动训练:翻身、左右移动、床上坐起、坐位平衡等;第三周床椅转移,进食训练等;第四周:穿脱衣服训练、洗嗽训练、入厕、洗澡等等。如今,通过几个月的系统康复锻炼,夏叔叔的鼻饲管也早都拔掉了,吃饭、穿衣、大小便、行走、上下楼梯逐渐恢复都不成问题了,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分,这不能不说是生命质感的飞跃。
夏叔叔病好了,心情也好了,天天乐呵呵的。他总是对我们每一位给他操作的医务人员说:“以前是我心眼太小,你们别计较,现在病好了性格也乐观了,这都是你们的功劳啊。”那天上夜班,夏叔叔端来一大碗鸽子汤“你们辛苦了,这是我下午回家亲自熬的,你也尝尝。”夏叔叔还说他老伴这段时间辛苦了,还答应以后回家了家务活全包了。看着他生活完全可以自理了,我们打心眼里为他高兴。
在我们神经康复科,有很多像夏叔叔一样的患者,他们入院时,总是接受不了自己偏瘫的现实,总是认为只要是“瘫”了,就再也站不起来了,这一辈子都要坐在轮椅上了,可是殊不知无论是脑卒中还是脑出血的患者,康复介入越早,患者恢复越好。有的家属甚至认为患者从手术台上抢救过来了,只要是“活”的,认为就成功了,但是忽略了后期康复是一个漫长而必不可少的过程。
李海峰主任经常说:“让病人活得更好,生活的有质量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当一个病人能获得最好的治疗的时候,当他们康复出院的那一刻,也是医生、护士、技师最大的快乐。太和神经康复科,风雨历程30多年,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的医师团队、优秀的护理团队和庞大的技师团队,在言语、认知、吞咽、运动功能障碍方面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吸引了十堰及周边地区的广大患者,为生命护航的同时,有着生命质感的飞跃。
神经康复一病区:梅小溪
太和东院区神经康复科一病区吞咽专科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