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防中风不让疾病留根

秋冬季节,随着天气转冷,脑血管疾病也进入了高发期。这是由于秋冬季节温度较低,或温差增大,容易引起血压波动,进而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需注意的是,如果人们本身就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此时又没有及时采取保暖防寒等措施,就很容易受冷刺激而导致脑血管意外,出现中风。

中风即脑卒中是我国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都相当高的疾病之一,且存活者中约有80%会留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即人们常说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生活。一旦发生中风,则应及早介入康复治疗,“康复应从疾病治疗的第一阶段就开始进行,只有尽早介入康复治疗,才能有效预防功能障碍的发生或减轻其程度。”那么,对于中风患者来说,何时进行康复治疗属于较好的时机呢?“一般来说,脑血管疾病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可开始做康复治疗,通常脑出血者在稳定3-5天左右、脑梗在病后24小时;病后三个月是康复的最佳治疗时期,患者在病后3个月内采取有效的康复措施,其功能恢复效果最好,并可防止废用综合征的发生。”中风患者康复介入得越早,日后发生活动受限甚至偏瘫等情况的几率就越小,也越容易改善后遗症。

对于康复方法的选择,应尤其注意两方面:

第一,康复一定要规范、循序渐进。康复训练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循序渐进地、科学训练,千万不要操之过急。患者功能恢复的顺序一般为:先下肢后上肢,而上肢中肩早于手,以拇指活动恢复最慢。任何企图越过某一阶段的想法,就像小孩子还没学会走,就开始跑一样是不科学的。不然就容易引起"误用综合征",导致关节越来越僵硬、伸不直,最终影响功能恢复。

第二,康复的最终目的是提高生活质量、回归社会,即帮助患者充分利用残存的功能,自理、回归、融入社会生活。我们所提倡的‘重建生活为本’的康复模式,更注重将运动疗法所获得的功能恢复,转化为生活能力,毕竟,让患者重返社会、重新‘掌控’自己的生活,才是最有意义的。像一个中风偏瘫病人,除了通过治疗恢复期肢体功能外,还应让他重新熟悉、运用曾失去的功能以完成日常生活,处理好人际关系,适应社会,甚至重新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实现职业康复。此外,康复也将对患者的心理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让患者能够随着功能的恢复,重拾生活的信心与希望。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yzyy/1498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