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行走运动是健康之基础

每年的9月29日是"世界散步日"。在这一天,全世界各个不同国家的干百万追求健康的人们都会涌上街头,用散步大巡游来庆贺这个节日。

散步对骨质疏松症、颈腰椎病、肥胖症、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中风后遗症、神经衰弱、抑郁症、便秘、免疫力低下等疾病,有着辅助治疗的作用。

在现实社会中,散步是最简单的、最经济的、最有效的,最适合人类防治疾病、健身养生的好方法,也是最为人们熟知的运动方式。然而,正是为熟知,人们对散步在养生、预防、治疗、康复等方面的作用并没有充分重视。长期以来人们只是更多地把它当成茶余饭后休闲的一种随意活动。随着社会的发展,散步在医学领域中的重要价值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   锻炼心脏。走路能增强心血管的机能,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心脏病,降低血压。中医认为,心脏强健了,全身气血畅通,能带动各个脏腑器官良好地运行。

  促进肺功能。散步,特别是快走属于有氧运动,能增强肺活量。中医认为,肺主气,肺功能强了,能更好地呼出浊气,吸入清气,让人神清气爽。

 促进消化。走起路来,能促进肠蠕动,最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排便通畅。脾胃是后天之本,有了良好的脾胃功能,身体才能更好地消化吸收,并且益寿延年。

  减轻体重,降低血糖。如今患糖尿病的人越来越多,这跟吃得多、动得少的生活方式有关。

  缓解精神紧张,消除疲劳。很多人成天抱怨压力大,没时间锻炼。实际上,走路恰恰是治疗情绪紧张、解除压力的一副“理想解毒剂”。

  调节免疫功能。免疫功能得到调节,人自然能长寿。

散步步法

1、普通散步法

速度以每分钟60~90步为宜,每次20-30分钟。适合患冠心病、高血压、脑出血后遗症、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人。

2、逍遥散步法

饭后缓步徐行,每次5~10分钟,可舒通筋骨、平血气,有益于调节情绪、醒脑养神、增强记忆力、将建体格、延年益寿。

3、快速散步法

散步时昂首挺胸、阔步向前,每分钟走90~步,每次30~40分钟。适合慢性关节炎、胃肠道疾病恢复期的老年患者。

4、定量散步法

即按照特定的线路、速度和时间,走完规定的路程。散步时,以平坦路面和爬坡攀高交替进行,做到快慢结合。对锻炼老年人的心肺功能大有益处。

5、摆臂散步法

散步时,两臂随步伐节奏做较大幅度摆动,每分钟60~90步。可增强骨关节和胸腔功能,防治肩周炎、肺气肿、胸闷及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6、摩腹散步法

散步时,两手掌旋转按摩腹部,每走一步按摩一周,正反方向交替进行。每分钟40~60步,每次5~10分钟。适合患慢性胃肠疾病、肾病的老年人。

7、倒退散步法

散步时双手叉腰,两膝挺直。先向后退、再向前走各步,如此反复多遍,以不觉疲劳为宜。可防治老年人腰腿痛、胃肠功能紊乱等症。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yzyy/14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