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中只要出现一个脑中风患者,整个家庭的生活都将为之改变。因为在脑中风后存活患者中,70%~80%留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失语等功能障碍。医院康复中心专家认为,只要及时、科学的康复治疗,不仅可使90%的脑中风存活患者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还可使30%的存活患者恢复一些劳动强度较轻的工作。
而如果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只有6%和5%。因此,专家建议,在发病48小时后、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发展的情况下,康复治疗就应该开始介入。
误区1:中风患者不需要做康复治疗
不少患者和家属对康复治疗存在着认识误区。很多人以为,只要是发生了脑中风,就意味着瘫痪了。患者出院回家后,要么自己颤颤巍巍地走动,要么坐轮椅要人照顾。根本不需要做康复治疗,或者做了也没有什么用。
这其实等于是“主动”耽误病情。正是这种认识误区,使得中风后由于没有早期、规范的康复治疗而影响恢复的患者占了大多数。大多数患者在中风后深受运动障碍和生活活动能力障碍之苦,这些患者如果在发病早期就介入规范的康复治疗,不但能有效避免肌张力过高、异常运动模式的发生,更能够尽早地促进机体运动功能的恢复,而不是备受患肢的“痉挛模式”折磨。
事实上,只要在早期进行规范的康复治疗,不仅可使90%的存活患者重新步行和生活自理,还可使30%的存活患者恢复一些劳动程度较轻的工作。而如果不进行康复治疗,上述两方面恢复的百分率相应只有6%和5%。“康复的主动性越高结局越好。”
误区2:可以等出院后再做康复治疗
还有不少患者或家属误以为,发生脑中风得到救治后,康复治疗可以缓一缓,等患者从神经科出院之后再接受康复治疗也不迟。因此,有的患者拖到病后一个月,甚至两三个月后才进行康复治疗。
不少患者就是因为这种认识误区导致错过最好的康复时机。康复治疗的时间开展得越早结局越好。无论发生哪种脑损伤,都应在发病48小时后、生命体征稳定、病情不再发展的情况下,就可开始介入规范的康复治疗。
误区3:康复治疗就是针灸、推拿
很多人以为,康复治疗,不过就是按摩、针灸、推拿而已。有的脑中风患者留下了后遗症,知道需要康复,但他们认为,康复就是每天捏捏腿,医院做针灸或按摩,或者自己在家进行一些动作的锻炼,导致患者最终错过最佳康复时机。
康复治疗绝对不单单是针灸、推拿那么简单。康复治疗的手段,除了药物治疗、物理治疗,还有作业治疗。比如,早期的康复治疗,就包括良肢位的摆放、神经促进技术等;中后期康复治疗措施就包括步行训练、转移训练、手功能训练、进食训练、语言训练、穿衣训练等。“总之,康复治疗越规范系统,结局越好,康复的主动性越高结局越好,康复治疗的疗程越充足结局越好。”
误区4:只有中风者才需康复治疗
“关于康复治疗的认识误区,还有一个就是认为只有中风患者才需要康复治疗。”事实上,除了脑中风患者,颅脑损伤、脊髓损伤等疾病都需要进行康复治疗。此外,还有许多疾病的急慢性期都可以做,比如骨关节病变、小儿肺炎、糖尿病足、颈肩腰腿痛等都可以通过康复治疗得到缓解和治愈。
比如,许多脊髓损伤患者因四肢瘫或截瘫,失去步行能力,如果坚持接受规范专业的康复治疗,患者可以尽可能地恢复运动功能,使用一些代偿辅具进行站立、步行,授以正确的生活自理代偿技能。
医院康复专家提醒:早期康复须由医生指导进行
医院康复中心:引进国际先进的康复理念与模式,以脑瘫、脑出血、骨折术后康复及外伤导致的偏瘫、截瘫、肢体功能障碍治疗等为重点,群英集聚,独创的“祺式”康复疗法,为无数饱受折磨的患者解除病痛,誉为偏瘫脑瘫骨伤外伤康复的绿洲。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