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知识中风后遗症的头穴丛刺针法治疗

皮肤白癜风的治疗方法 http://baidianfeng.39.net/a_yufang/150316/4591495.html
点击上方“   采用于致顺教授的头部腧穴分区法:额区、顶区、顶前区、颞区、枕区、枕下区、项区。顶区主治运动、感觉障碍;顶前区主治肌张力障碍;额区主治情感障碍;枕区主治视觉障碍;枕下区主治平衡障碍;项区主治吞咽障碍;颞区主治言语障碍。   临床中针对脑卒中后各种功能障碍,辩证选取穴区。头穴丛刺针法可改善大脑皮层神经细胞的兴奋性,使受到抑制的脑神经细胞的兴奋逆转,抑制性作用消失,使处于休克或休眠状态下的脑神经细胞觉醒。   针后捻转,捻转5min后,留针6~8h,隔1h捻针1次,捻转次/min。留针同时进行康复运动疗法、作业疗法、吞咽功能训练、语言功能训练,可提高临床疗效。专家推医院康复院区(高新区内)康复中心副主任,医学硕士,主任医师,康复一科主任。现为中国医促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社区康复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社区康复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河北省针灸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经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获得河北省中医药学会二等奖1项,沧州市科技局二等奖3项。发表国家级核心期刊40余篇,SCI论文1篇。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对神经系统疾病急性期及恢复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有丰富临床经验,曾在脑内科工作8年,进修脑外科及神经介入治疗1年,将传统针灸技术与现代康复医学结合,创立“康复分期针刺技术”,在现代康复评测基础上,根据短期目标选择针灸穴位,大大缩短了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时间,有效地预防了因为盲目针刺而导致的肢体痉挛现象。临床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针灸、康复方法治疗:颅脑外伤、脑梗死、脑出血等引起的偏瘫、偏身感觉障碍、中枢性面舌瘫、言语及吞咽困难、智能减退等,尤其对于颅脑损伤术后昏迷的促醒有独到的治疗经验;针对脊髓损伤后各种功能障碍,包括各种类型的截瘫、感觉障碍、疼痛、肌张力异常、尿便障碍等,以及骨折术后关节活动障碍、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股骨头坏死、膝关节疼痛等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yzyy/1305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