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凌晨,医院一名麻醉科医生,在值班过程中猝死,一条鲜活的生命就这么离开了我们。
据了解,这位医生当天正值24小时麻醉班,从早开始连续手术,直到凌晨2点结束,同事回忆:「他凌晨2点左右下手术,回值班室休息,5点左右被保安发现,那时人已经不行了。」
近年来,因为超高负荷的工作,导致猝死的医护人员,不在少数,据不完全统计,仅年,就有数十例这样的悲剧:
年1月11日,南方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医师鲁凯伍突发脑出血,抢救无效离世,年仅47岁。
年3月2日下午,西安医院精神科的闫润栀医生猝死,年仅28岁,去世当天凌晨还抢救了一名病人。
年3月4日凌晨,浙医院一名刚工作三年的规培轮转女医生在麻醉科夜班后猝死,年仅26岁。
年3月20日,医院的黄胜平教授因患肿瘤去世,年仅52岁。生前,他勇闯手术雷区,救人无数。
年4月1日,医院一位麻醉科女医师夜班时突发疾病,不幸逝世,年仅32岁。
年6月29日,年仅43岁医院急诊科主任李晶因心脏破裂猝死。离世前一天,他曾头昏乏力、四肢酸软,以为只是疲劳过度。
年7月8日,医院青年医生宋韩明在凌晨值班时去世,年仅32岁。
年8月1日,医院骨科医生聂海洋过于劳累而引发的脑干出血,最终没能挺过来,年仅45岁的他不幸离世。
年8月16日凌晨,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永刚教授因心脏猝死抢救无效,不幸离世。
年10月5日,48医院口腔科主任医师方利华,在宁波参会时突发脑部疾病离世了。
太多这样的悲剧,不敢一一回首,然而,每次看到同伴的倒下,都无法自制。临床的酸甜苦辣、艰辛幸福只有一线医护最懂,因深知生命的脆弱与宝贵。可难过的是,临床医务工作者长时间高负荷已成了常态,甚至还被患者常常不理解。据《中国医师执业状况白皮书》数据记录,年中,52.7%的医生每周工作时间平均40~60小时,32.7%的医生一周工作时间超过60小时。而年另一组医务人员工作状态数据则显示,除了白天工作之外,35.0%的医生平均5-6天需要值一次夜班,而36.1%的医生可能会遇到一周值两次夜班的情况。
超负荷的工作量以及日益严峻的医疗环境给医务人员带来的压力之大难以想象。其实,作为医务人员,也深知超负荷的工作给身心带来的伤害,可即便如此,又常常身不由己,太多的的责任与道德驱动,无法不像陀螺那般,无休止地转。
可是,没有了健康和生命又谈何承担责任与道德呢?
最后,愿这位年轻的医生一路走好,也希望我们医务人员能多爱护自己一点,期待我们能有轻松愉快工作的那一天。
来源:整理自网络
声明:文章仅用于分享,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