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林清,是神经科一名护士,当看到因脑出血或脑梗塞导致了半边身瘫痪的患者时,当看到他们家人痛苦绝望的表情时,那一刻,她心底便有一个声音在呐喊:“我一定要学习肢体康复功能锻炼知识,帮助他们恢复肢体的功能重建生活的信心。”
提升医疗专业康复技术,帮助患者康复,便成为林清职业的追求。
图1林清悉心照顾病患
接受治疗的患者当中,50多岁的周先生是令她记忆深刻的患者之一。
他是因为脑出血导致右侧肢体肌力为0级。(注:肌力,指肌肉主动运动时的力量、幅度和速度。根据肌力的情况,一般均将肌力分为以下0--5级,共六个级别:0级完全瘫痪,测不到肌肉收缩。)经过药物治疗后,周先生病情稳定下来。
查房时,林清看见周先生及家属愁眉苦脸的盯着不能动的肢体,就关切的问:“周叔叔,哪里不舒服啊?”
周先生疑惑的问:“为什么治疗快两个星期了,手脚还是不能动呢?”
林清理解健全的人突然陷入瘫痪的绝望,更明白建立信心的重要性。就耐心细致的解释了肌肉康复的训练知识,并鼓励周先生说:“叔叔,您以后能动,我们会帮助及指导您肢体锻炼,需要点时间。”
周先生听了以后,很配合我们做肢体运动。前3天,都很积极,因为做肢体锻炼是很辛苦的,就相当举重力的运动员一样……
到第4天,周先生不愿意做康复训练了,苦着脸念叨:“没用的…没用的…”
林清就继续鼓励的说:“叔叔,您可以尝试抬一下右脚吗?”他就费力地抬了一下。
见周先生肯配合,林清就接着说:“叔叔,您不觉得前四天动都动不了,是不是有进步了”。
林清知道周先生的儿媳妇过几个月就生小孩子了,就对叔叔说:“想不想到那时候自己可以抱起孙子的那种幸福感啊!”未来的憧憬和家人的共同努力,让周先生重燃康复的希望。
那天,林清陪着周先生一起锻炼到很久,自己也汗流浃背,为其患者的治疗推迟到下班后才完成……
不到两个星期,周先生右上肢达到III+级,右下肢达到IV-级,他和家人都十分高兴。周先生兴奋的告诉林清:“能自己独立行走了。”
出院那天,一家人特意等上晚班的林清来才离开,为的是当面同她讲一声谢谢。
图2帮患者做康复训练
类似周先生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让患者重燃希望,坚持锻炼,恢复技能,提高生活质量,是林清和神经科同事们的不懈追求。
林清说:“通过自己的辛劳和汗水,在与医生的共同努力下,陪患者康复锻炼,鼓励他们重燃希望,获得生活自信和自理能力,回归正常的家庭和社会,是自己的责任,也是一种成就……”
“优质服务”人物系列张彬彬:无影灯下,%的责任与担当
--
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