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针针灸界的奇葩

针推康复科():医院针推康复科,专业治疗颈肩腰腿痛、眩晕、失眠、中风后遗症、面瘫等各种疑难杂症。

头针疗法亦称头皮针。针刺疗法之一。头针疗法是在头部特定穴区(刺激区)内沿皮针刺以治疗全身疾病的新方法。是在针灸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关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理论,通过近年来的大量临床实践而总结出来的。年始见报道。

头针疗法使用方便,效果好,尤其对脑源性疾病,如脑血管后遗症等效果显著。头针刺激区的定位,主要是根据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理论(有些刺激区是根据针感部位及治疗作用确定的)。因头皮上有和皮层功能相一致的投射区,刺激不同的投射区,能起到不同的治疗作用,临床上按其功能不同,划分为若干刺激区。为了便于刺激区定位,设有两条标定线,依此能准确地确定头部各刺激区的位置(如图)。用毫针按一定方向沿皮下缓慢捻转进针,达到应有深度,快速旋转针体,幅度应达°以上,捻转速度在每分钟次左右。进针后转捻2~3分钟,留针5~10分钟,中间反复操作2~3次。亦可用电针机在主要刺激区通电,以代替手法捻转,频率可用~次/分,刺激强度及波形根据个人反应而定。

头针疗法参照现代医学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理论,结合疾病的部位,选用与之相应的刺激区。针刺时,以毫针在选定的刺激区上,沿皮肤进针至一定深度,然后予以大幅度、高频率的捻转,出现针感后仍持续捻转3-5分钟。留针10-20分钟。期间可再行捻转1-2次,亦可加用电针刺激。多用于中风偏瘫,脑动脉硬化,失语,震颤性麻痹,神经性头痛等症。

头针的适应症

适应证有脑血栓形成及脑溢血等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颅脑损伤、颅内炎症后遗症及舞蹈症、震颤麻痹、梅尼埃(美尼尔)病、耳鸣、精神性多尿、遗尿症、神经性头痛等。

头针的禁忌症

脑溢血患者昏迷期、病情未稳定者不宜用。

头针的操作方法

1.一般取坐位,根据病情亦可采用平卧或侧卧位。

2.刺激区定位:首先准确定前后正中线和眉枕线二条标准线,然后正确判定所需刺激区。

3.分开头发,充分暴露治疗部位,按常规消毒。

4.选6-8cm的26-28号毫针,针与头皮约成30°角,沿所选头皮刺激区斜向捻转进针,沿皮下或帽状腱膜下快速推进到该区相应长度后,快速持续捻转,不提插。刺运动区、感觉区全区时,要按上、中、下三部位各刺1针。

5.捻针时用示指桡侧面与拇指掌侧面夹持针柄,以示指掌指关节连续伸屈,使针体来回快速旋转次/min左右,持续捻转2-3min,间隔5-10min,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再捻转两次即可出针。也可用低频脉冲电密波刺激,每次通电15-20min。

6.出针时,捻转快速退出,用无菌干棉球揉压针眼1-2min,以防出血。

7.一般每日或隔日1次,7-10次为1疗程。需要时,休息3-5天后继续第2疗程。

]注意事项

1.头部因长有头发,因此尤其须做到严密消毒,以防感染。

2.明确诊断,正确选区。

3.毫针推进时术者手下如有抵抗感,或患者觉疼痛时,应停止进针,将针往后退,然后改变角度再进针。

4.由于头针的刺激较强,刺激时间较长,术者须注意观察患者表情,以防晕针。

5.对脑溢血患者,须待病情及血压稳定后方可做头针治疗。凡并发有高热、心力衰竭等症时,不宜立即采用头针。

6.中风后遗症患者,留针期间宜主动或被动活动患肢,可提高疗效。

]头皮针临床研究状况

头皮针疗法从70年代初推广应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疗效,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其适应范围不断扩大,并在作用机理等方面也做了有益的探索。现将国内近20多年来头皮针临床研究状况概述如下。

一、神经、精神系统疾病

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及死亡率,目前在我国及世界范围内均为较高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头皮针对其有较好的疗效。早在年统计34个单位共治疗例中风偏瘫病人,运动障碍者取对侧运动区,感觉障碍者取对侧感觉区,语言障碍者取语言一区、二区等,采用快速捻针法,结果基本痊愈例,占24.2%;显效例,占37.7%;有效例,占35.6%;无效例,占5.5%;总有效率为94.5%。对其中的例分析了病种与疗效的关系。脑血栓及其后遗症例,基本治愈例,占27.2%;脑出血及后遗症例,基本痊愈45例,占14%;栓塞及后遗症50例,基本痊愈5例,占10%。结果以治疗脑血栓形成及其后遗症的效果较好。年焦顺发在收集国内外医学杂志公开发表和会议交流的篇头针论文中,能用一个标准统计的例病人,其中脑血管疾病就有例,占头针治疗总数的64.71%。在例脑血管疾病中,临床基本治愈例,占36.50%;显效例,占34.01%;有效例,24.83%;总有效率为95.34%。从而说明了头针在临床上治疗脑血管疾病最多,而且疗效好。头皮针不但对中风急性期有特效,对一些多年的中风后遗症亦有显著疗效,为目前治疗脑血管疾病的首选疗法之一。

假性球麻痹为顽固病症之一。陈克彦取运动区(顶颞前斜线)为主,配舌下区、舌咽区治疗本病15例,结果基本痊愈9例,显效3例,有效3例,其中有6例针前饮水呛或舌头卷缩在口腔内,张口不大,经3~6次针刺后能张嘴伸舌利进食不呛,有5例在针刺1~6次后拔掉胃管进半流及流质,还有4例是针刺7次后见效。滕斌权取言语一区、百会(相当于顶中线)、神庭(相当于额中线)、哑门、人迎穴治疗本病26例,用捻转法,结果基本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震颤麻痹:年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研究所针法研究室取运动区治疗本病23例,结果显效8例,占34.80%;好转11例,占47.80%;无效4例,占17.40%;总有效率为82.60%。年贾怀玉等用头皮针治疗本病25例,结果基本治愈4例,占16%;显效12例,占48%;有效6例,占24%;无效3例,占12%;总有效率为88%。从而证明头皮针对本病有较好的控制和改善作用,而且疗效巩固,值得推广应用。

舞蹈病:年刘瑞银取舞蹈震颤控制区,平衡区治疗小儿舞蹈病23例,经6~23次治疗后,痊愈17例,显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65%。年李玉琴报道取双侧舞蹈震颤控制区,治疗风湿性舞蹈病20例,经治疗1疗程后痊愈14例,显效5例,无效1例,治疗率为70%,总有效率为95%。

癫痫:而杨公华独辟门径、取运动区、感觉区等,将埋线法试用于头针临床,治疗本病50例,结果有45例获效,值得借鉴。

运动神经元疾病:年贾怀玉等参照参照头皮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取穴,用抽法,并结合导引吐纳等方法,治疗本病2例,结果有1例基本治愈,1例有效。薛建堂采用接力刺法治疗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也取得了较好疗效。可惜病例太少,值得进一步探索研究。

共济失调:年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针法研究室针刺平衡区和晕听区治疗本病15例,结果显效4例,占26.7%;好转7例,占46.6%;无效4例,占占26.7%;总有效率为73.3%。年傅积忠等针刺平衡区为主,配视区、晕听区和足运感区,再配合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混合后封闭体穴,治疗本病50例,经40天治疗,结果痊愈20例,显效20例,好转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

坐骨神经痛:肖永俭等取对侧感觉区上1/5,治疗4例剧烈坐骨神经痛(2例为腰椎间盘脱出,2例为坐骨神经炎)均治愈,大都在1次捻针结束时疼痛消失,经3~5次治疗而痊愈。郑云龙采用头针治疗本病21例,平均13.6次后,治愈16例,显效1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0.5%。

三叉神经痛:为顽固性痛症。郑云龙采用头针治疗本病3例,经治疗5后基本治愈1例,显效1例,有效1例。医院针灸科用头针治疗本病7例,基本治愈1例,显效5例,有效1例,全部有效。目前鉴于对治疗本病还缺乏绝对有效而又无副作用的治疗方法,而头皮针是一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故有必要进一步探索研究。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症状之一,可由多种疾病引起。头皮针治疗多有很好的效果,在这方面报道较多。如人取血管舒缩区、感觉区、情感区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头痛例,结果痊愈例,显效40例,好转37例,总有效率为%。刘淑兰用电头针,取感觉区上1/5、血管舒缩区上1/2为主穴,前头痛加感觉区下2/5,偏头痛加对侧感觉区下2/5,偏头痛加对侧感觉区下2/5,治疗头痛例,结果痊愈例,好转4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9.5%。

神经衰弱:陈永泉用头针取情感区(相当于运动区向前平移4.5厘米)治疗本病22例,结果基本治愈19例,占85%;好转3例,占15%;总有效率为%。此外,朱明等取额中线、顶中线治疗癔病急性发作取得满意的即时效果。

二、心血管系统疾病

冠心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资料表明,头皮针对此有较好疗效,尤其在解除心绞痛,缓解和消除症状方面,多有良效。对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心电图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如杨公华在年针刺胸腔区治疗冠心病50例,结果心绞痛42例中显效34例,好转8例。朱明清等取额中线、额旁1线,用抽气法治疗1例风心病急性发作伴心绞痛患者,针后当即诸症缓解

三、呼吸系统疾病

头皮针治疗呼吸疾病,报道较少。主要治疗哮喘,特别对哮喘急性发作有较迅速的缓解作用。如年朱明清等取额中线、额旁1线,用抽气法,治疗1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重症患者,针后5分钟喘平气缓,之后余症随减,能起床散步。年杜全枝等报道,取从侧胸腔区治疗过敏性支气管哮喘12例,有7例针刺后哮喘得到控制,2例呼吸困难及气短缓解,有效率达93.3%。其中等1次针刺后见效者9例,哮喘控制者最少1次,最多7次。说明针刺胸腔区对哮喘等症状的控制,有速效之特点。

四、消化系统疾病

资料表明,头皮针对消化系统疾病,尤以急性胃肠炎、菌痢、胃下垂、脱肛等有较好疗效,作用迅速而持久,如朱明清针刺额旁2线,用抽气法治疗急性肠炎,针后腹痛和泄泻即止。

胃下垂:是由胃肌张力不足而引起的慢性疾病,用头皮针治疗亦有良效。郭兆通等取双侧胃区为主,用捻转法,治疗本病例,1~2个疗程37例,3个疗程58例,4个疗程39例,5个疗程以上24例。结果治愈例,占86.1%;好转17例,占10.7%;无效5例,占3.2%;总有效率为96.8%。并对治愈的72例患者,进行1~8年的随记,结果有51例良好,19例一般,2例复发,占2.8%。从而证明头皮针不但治疗神经系统疾病及急症有特效,而且治疗慢性疾病同样有较好疗效,并且远期疗效亦好。

膈肌痉挛:也属常见病症。李平华等针刺额旁2线,用小幅度提插法,并配合导引吐纳治疗本病48例,结果治愈44例,占88.9%,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脱肛:聂汉云等报道百会透前顶埋针刺灸法治疗脱肛60例,结果治疗后12~24小时痊愈34例,25~48小时显效16例,49~60小时有效7例,60小时以上无效者3例,总有效率为95%。此外,朱明清等取左侧额旁2线,用泻法行针,治疗1例胆石症胆囊炎而引起的急性胆绞痛患者,针后立即痛止。

五、运动系统疾病

运动系统疾病的头皮针治疗效果显著,有效的病症有颈椎病、肩周炎、急性腰扭伤等。贾怀玉用头皮针取额顶带后1/3为主穴,颈肩部疼痛者加取顶后斜带,颈性眩晕者加额中带,四肢运行或感觉障碍者取顶颞前、后斜带,用小幅度提插泻法,在行针时配合导引吐纳及按摩手法,治疗颈椎病46例(其中颈型18例、神经根型24例,椎动脉型与脊贿型各2例),针治2疗程后显效29例,占63.04%;有效15例,占32.61%;无效2例,占4.35%;总有效率为95.65%。

肩周炎:是中老年常见、多发病,用头皮针结合导引运动法多有良效。年朱明清等取顶颞前斜线中1/3,患单侧肩者针对侧,双肩乾针双侧,治疗本病例,结果痊愈77例,占63.1%;显效23例,占18.9%;有效21例,占17.2%;无效1例,占0.8%;总有效率为99.2%。年贾怀玉等在顶颞前斜线中2/5处行交叉刺法,治疗肩周炎例,病程最短者10天,最长者9年,结果治愈例,占72.38%;显效31例,占14.76%;好转24例,占11.43%;无效3例,占1.43%;总有效率为98.57%。取效的关键在于行针时配合导引吐纳及意念运动。

急性腰痛:为针灸科常见病症,头皮针治疗同样有满意的即时效果。朱明清等以枕上正中线和枕上旁线为主穴,部分病人配用针刺腰部压痛点治疗本病75例,经1~6次治疗,70例急性腰扭伤中痊愈48例,显效22例,另5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皆好转。

足跟痛:戴毅君报道取对侧足运感区,用捻转法治疗跟骨骨刺25例,结果显效14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84%。并从疗效与疗效与关系来看,治疗次数多少与疗效不成正比,显效者平均治疗11.4次,而无效者均治疗30次以上。

六、泌尿、生殖、内分泌系统疾病

尿潴留、尿失禁: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头皮针对其有较好疗效,报道亦多。如吕岗取生殖区配合灸法(灸三阴交、阴谷)治疗产后尿潴留23例,全部治愈,一般在治疗后1~2小时内排尿。张弘等针刺足运感区、生殖区,配体针(中级、三阴交、阴陵泉、水泉)治疗术后尿潴留50例,治疗1次排尿者44例,无效6例,一般在针后10~30分钟自行排尿。田亢生等针刺百会治疗中风后小便失禁80例,结果痊愈40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0%。同时还随机设立了30例针刺关元对照组,两组比较,治愈率与显效率均有显著差异(P<0.01),即头针组优于对照组。张新风等针刺双侧泌尿生殖区和双侧足运感区,治疗神经性尿频尿失禁21例,结果痊愈12例,显效2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5.7%,最快2次见效。刘焕芳取生殖区治疗多尿症48例,结果治愈37例,显效8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

七、皮肤科疾病

头皮针对常见的皮肤病,如过敏性皮炎、带状疱疹、急性荨麻疹、足癣、脱发等有较好的疗效。郑云龙用头针治疗3例过敏性皮炎,经6次以内的治疗,基本治愈1例,显效1例,进步1例。姚康义等采用双盲对照法治疗带状疱疹例,头针组根据皮疹及疼痛部位选择相应感觉区、运动区,共治例,痊愈例,显效36例,进步8例,有效率%;对照组用维生素Bmg,肌肉注射,每日1次,治疗43例,显效2例,进步37例,无效4例,有效率为90.6%,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头针组例中,针刺后立即止痛者49例,其余在2天内均收到止痛效果;对照组43例的止痛时间,显效病例在3天内、进步病例在7天内,更说明头皮针的优越性。朱明清等针刺顶颞后斜线上中1/3(双侧),治疗急性荨麻疹,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宋君惠针刺视区治疗足癣例,结果痊愈25例,显效例,好转69例,有效率为90.2%,多在针刺1~2次收效,经随访远期疗效也较好。张翠屏用头针取百会、头维、生发穴(枕下旁线)为主治疗脱发症例(其中斑秃例,全秃74例,普秃62例,脂溢性例,早秃92例,症状性24例,先天性38例,瘢痕性20例),结果治愈例,显效例,有效98例,无效48例,中断治疗14例,总有效率为92.95%。

八、妇科疾病

头皮针治疗妇科疾病,如痛经、功血等有显效疗效,对月经不调也有较好效果。石燕华针刺生殖区、足运感区治疗痛经14例,结果有13例经1次治疗显效,1例减轻。张琦岩等针刺生殖区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40例,结果治愈25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5%。马玉泉以电针双侧生殖区为主穴,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例,结果例全部治愈,其中1次冶愈38例,2~3次79例,5~7次88例,痊愈率%。

经前期紧张症:李进等用头针与中药分别治疗此症例,头针组取足运感区、生殖区,结果治愈99例,好转9例,有效率达%;中药组治愈68例,好转40例,经统计学处理,头针组显著优于中药组(P<0.01)。

九、儿科疾病

头皮针治疗儿科疾病有较好疗效。如小儿腹泻、各种脑炎后遗症、脑性瘫痪、小儿遗尿等。脑炎后遗症、脑瘫等属儿科临床难治之症,大量资料表明,头皮针对其有较好疗效。如孟昭璞取对侧百会透曲鬓、四神聪为主,治疗乙脑后遗症26例,结果治愈10例,显效6例,好转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2.31%。孙井胜用头针治疗乙脑后遗失语症53例(完全性失语34例,不完全性失语19例),经治疗全部有效。赵继伟用头针治疗小儿脑病89例,结果脑炎恢复期和后遗症28例中,基本治愈4例,占14.28%;显效2例,占7.14%;有效16例,占57.17%;无效6例,占21.41%;总有效率为78.59%。脑性瘫痪61例中,无效61例中,基本治愈1例,占1.64%;显效4例,占6.56%;有效35例,占57.38%;无效21例,占34.42%;总有效率为65.58%。郝志清等取额中线、顶中线、枕上正中线,肢体功能障碍者加顶颞前斜线,语言障碍者加颞前线,听觉障碍者加颞后线,平衡障碍者加枕下旁线,治疗低能儿37例,并用自制复方健脑粉(赖氨酸、维生素等)作对照组。结果头针组37例中,显效11例,有效15例,无效11例,X2=4.,0.01<P<0.05,并经1年的治疗和1年后追踪观察,智商值均由治疗前的28.86,提高到45.94。从而证明头针对脑发育不良的儿童,有促进和调节大脑功能的作用。

小儿麻痹后遗症:为针灸科临床常见病症。罗法权取对侧运动区为主,并加用体针治疗本病15例,结果基本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3例,全部有效。芦祖荣用头皮针取顶中线、顶颞前斜线治疗此症12例,取得了一定疗效。

小儿遗尿:申合成等针刺足运感区治疗遗尿23例,均获痊愈。陈再文针刺顶中线治疗底稿尿症37例,结果痊愈6例,显效21例,进步9例,无效1例。武继明等取从侧足运感区,治疗夜尿症35例,结果痊愈28例,占80%;有效5例,占14.28%;无效2例,占5.7%;总有效率为94.29%。治疗尿频症10例,结果痊愈4例,有效5例,无效1例,有效率为90%。并指出头针治疗夜尿症与病程、年龄无关,有的年龄较大,病程达10余年,而针刺1次即可痊愈。而尿频症患者则病程短者疗效好,病程长者疗效差。

十、五官科疾病

大量临床研究资料表明,头皮针对多种眼病有较高疗效,如近视眼、色弱、色盲、急性结膜炎、视网膜病变等;对青光眼、球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有一定疗效。有人取枕上旁线、顶颞前斜线下2/5、额中线、额旁1线交替使用治疗色盲38例、62例均取得满意疗效,并表明病轻、色弱者,疗效较好,可全部治愈;而重度色盲则疗效较差,见效亦慢。

-

欢迎







































北京白癜风医院
北京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jbyl/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