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心情很复杂,对他的孙女说:“你在床头放点薰衣草,也许能让他舒服一点。”她连声说:“好。我们都不懂,听你的。”第二天查房,只觉芳香扑鼻。他的枕边,躺着一大束薰衣草,被一根细麻线绳松绑着,绽放着圣洁的紫,如同教堂里的赞美诗歌,又像是梦幻般的浪漫曲,令人神往。旁边还有一个红色的布袋,上面用黄色的线缝出一个“福”字。他静静地躺着,神情柔和了许多。
十天后,他死了。他死的时候,肤色变成了半透明,针眼、插管遍布全身。他的面部水肿,已经失去了原来的模样。我问自己:如果他能表达出来,他愿意要这延长的十天吗?这十天里,他丝毫没有享受任何生命的权力,生命的意义何在?如果能预知他活得如此痛苦,家属还愿意“有创抢救”吗?即使已经看到他备受折磨了,为何还不愿放弃?难道,让他活着,便以为是爱他?我想到一个胰腺癌晚期的病人,家属托关医院,他却趁着家属打电话的空隙,一纵身跳楼自尽。我想,家属明知无药可治,为医院里?难道也是因为爱他?如果是爱,这未免有些无知和自私了。无知,是因为家属不知道这样会使他更加痛苦,失去尊严地度过余生;自私,是因为他们不顾忌他的痛苦,违背他的意愿,坚持认为“让他活着就是爱他”。该如何选择?然而,或许这不仅仅是出于“爱”呢?老干部病房里的情景,曾令我触目惊心。他们当中,有不少是已经年过九十的“老老人”了。有些“老老人”,竟然在这里住了几年!他们没有思维、不能说话、无法进食,动弹不得,全靠机器、生命管维持生命。家属送他们进来时总说:“不管怎样,得让他活着。”家属扔下他们走后,便很难再见到了。他们痛苦不堪,却只能从喉咙里发出一点哀鸣。他们无法掌控自己所剩不多的命运,生不如死。有一次,我看见一位老人用颤抖的手拼命得去拔掉插在鼻孔里的胃管。一旁的家人连忙绑住她的手,大声地指责:“你不想活了吗?怎么回事?”这冷冰冰的话语很刺耳,家属为什么坚持要她活着?“这些老干部的住院费用很高,但基本都能报销。只要他们活着,家属每天都能领到一笔可观的津贴呢。”同事告诉我。不论背后是什么在驱使,是无知、自私、或是利益熏心,这已经成为了普遍的情形:病人仍在接受治疗,却很痛苦;为了延长生命,却牺牲了最后的生命质量。从中,我可以看到他们的被忽视和无力感,主观感受的牺牲,权力的失去……只觉心如刀割,迫使我反思当下医疗社会里的死亡方式。世界上不存在一种单一、不变、对每个临终的人都最适用的死亡方式。医院里?为什么“放弃治疗”要被涂上绝望的灰墨,捆上无奈的缰绳?也许,医院里,不如皈依宗教,从而得到生命的升华与顿悟。如果说,宗教是一个不错的归宿,那么自然又何尝不是?融入自然里,回归天地本源,使得灵魂重归宁静。失去了尊严,不如高尚地死去。正如尼采曾说:当不再能以骄傲的方式活着时,就以骄傲的方式自愿死去。死亡为何不是一次深刻的生命教育?我想到了于娟。同样是痛苦的绝症,面对死期将至,她却从中领悟到了生命真谛。她的反思,以一本生命日记的方式呈现在世人面前。也因此,她的生命得以永恒。凯博文曾说:致命的疾病,会使人们睁开眼,打开门,激励人们与现实的威胁人类的事物及其社会根源作斗争。然而,这种效果大多数是不可能出现的,除非人们更进一步关闭个人的没有前途的痛苦孤立,和无效的自我专注。否则,悲痛不会使修复和重建自我和世界的可能性成为现实。当你遭遇绝症或死亡时,你会睁开眼、打开门吗?那时,你将发现,一束薰衣草或许比冰冷的药水更有用;你将不会失去判断力而任人摆布、在恐惧空虚里耗尽最后一点生命,而是选择勇敢地接受生命的教育,以属于自己的方式骄傲地死去。作者:丽萨夫人来源:丽莎大夫的故事(ID:doctor-Lisa)点击“阅读原文”,继教课程手机学↓↓↓昆明白癜风白癜风怎样治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