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感动青县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开始啦!
为深入挖掘宣传群众身边的道德典型,发挥道德模范在弘扬文明新风中的引领示范作用,青县连续举办了6届感动青县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并定于每年的12月举办颁奖活动。第七届感动青县道德模范评选活动经过长达半年的筛选,最终评选出了几十位道德模范候选人。
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为大家展出他们的事迹,并且进行网络投票,选出我们心目中的道德模范。小伙伴们还等什吗?赶紧为他们投上一票吧!
第一组候选人事迹简介
↓
01class王秀梅
女,54岁,新兴镇小流津村人。二十年如一日服侍公婆、照顾单身大叔和聋哑老叔。公公患食道癌,她为公公治病花去7万多元钱。公公去世之后,她耐心的安慰着婆婆,陪婆婆度过心理的灰暗期。年,大叔因脑出血留下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王秀梅开始担负起了给大叔喂饭、喂水,洗脸等繁琐的护理工作。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她都从未落下过一次,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如今,大叔也已过世,王秀梅依然坚持着照顾老叔,无微不至,无怨无悔。
02class刘建坤
男,65岁,原农村部副部长,现为青县老年书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创作楹联余副,有余副发表于《中华楹联报》等刊物。主动创作一百余副楹联歌颂赞美青县这座爱心之城。年12月被查出结肠有大面积息肉,手术后,以积极的人生态度面对,开肠破肚不忘撰联。出院后,在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争分夺秒,为中央电视台羊年春联征集投稿,获央视羊年春联二等奖。他还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用文化来歌颂新生、新事物,成为文化战线的一个表率。
03class刘长青
男,65岁,农场四分场退休职工。年他组建了一支文艺队伍,让分场退休的老人们快乐起来,村庄的气氛也随之活跃起来。经过两年的经营这支队伍不断壮大,与此同时他们也正在悄悄的改换自己的角色——老年志愿者。就是这群老人在把快乐带给大家的同时,也默默的用自己的爱心帮扶济困,用自己的双手改变着村容村貌,他们用自己的舞蹈,用自己乐观的精神,用自己积极的心态,向我们传递着社会正能量。
04class王洪彦
男,43岁,曹寺乡后洼村党支部书记。军人出身的王洪彦有着一颗强国心,退伍后,他学习八极拳。八年来,王洪彦每天早晨六点前来到南海公园义务地向几十名孩子和晨练的朋友们传授八极拳、散打和太极等技艺。年,王洪彦组织成立了“与你同行爱心联谊会”,开展爱心志愿服务。经常带着与自己习武的学生和爱心朋友们来到青县中心敬老园和康复敬老院,看望老人和孩子们。王洪彦还向因病致残的战友刘春虎(身后把遗体捐给医疗事业)和流河镇的残疾退伍军人姚茂牛伸出援手,寻医问药,送钱送物,虚寒问暖。
05class王霞
女,15岁,马厂中学学生。父母从她几个月时离异,母亲受刺激患了精神疾病,一直和姥爷一起生活。10岁时,因姥爷去世母亲精神疾病更加严重,无法承担家中事务,哥哥被迫辍学上班,年幼的她一边学习一边担负起了照顾妈妈和做家务的重担。前几年,哥哥又患上了癫痫病,幼小的她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她不仅照顾妈妈和哥哥,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在学校也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的好榜样,屡次取得优异成绩。
06class周汝杰
男,77岁,于年暑假开办了有十几个中小学生参加的数学辅导班,讲课地点在自己家的南房里,由于房间小,慕名前来的学生越来越多,自己花钱买了黑色的遮阳罩,把课堂搬到屋子外面。栓塞后遗症已造成右手写字不时地颤抖,坚持用颤抖的手一笔一划的写出教案、心得、挂图厚厚的一摞,搜集、整理并出版了《学习数学常用的阶梯策略和思维方法》、《解数学题的思路和方法》、《小学数学典型应用题》、《几何图形变化》等书,足有二百多万字。16年间,在他的辅导班听过他讲课的学生也有上千人之多,大都成了班里的数学尖子,有的参赛获得了奥林匹克金奖,有的被沧一中、衡水一中等名校提前录取,有的已考入重点大学,有的已在重要工作岗位上报效祖国。多次获得沧州市“关心下一代五老”、“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07class张恩玲女,72岁,流河镇南蔡庄村人。在近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婆媳俩真心相待,情同母女,一直生活在一起,从未拌过嘴红过脸。婆婆双目失明后,她就成了婆婆的眼睛,每天搀扶着老人在村里散步。多年来一直和婆婆睡在一个炕上,陪老人说话,唠家常,给老人解闷儿。年老人摔伤后她更是寸步不离的守护在老人身边,照顾的无微不至。70多岁的她也需要人照顾,但她总是说老娘离不开她,她也离不开老娘。她孝敬婆婆的善举,被十里八村传为佳话。每一个人物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道德故事
谁将会成为第七届感动青县道德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