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康复治疗常见误区

著名治疗白癜风专家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218/5941636.html

1

误区一:中风患者急性期不能康复治疗。

脑梗死患者只要神志清楚、生命体征平稳、病情不再发展,48小时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多数脑出血患者的康复可在发病后10-14天开始进行,康复治疗贯穿于疾病的始终,不能都要等到出院后进行。

2

误区二:单纯打针吃药就能治好中风偏瘫。

脑血管堵塞造成大脑细胞持续缺血缺氧超过6小时,就会发生不可逆的坏死,目前尚无任何特效药物能够救活这些脑细胞。当然,一些活血、护脑、抗血小板、调脂药物对防止患者继续发病、稳定病情是必须的,只有正确有效的康复治疗才是目前对中风患者偏瘫、麻木、失语、吞咽困难等后遗症的有效方法。

3

误区三:偏瘫康复治疗就是活动胳膊、拉拉腿。

这是严重的错误观点,偏瘫康复训练必须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康复治疗方案,逐步施行,具体到每一块肌肉,每一个动作的训练都不是随意的,否则会出现肩关节半脱位,肩关节疼痛,肩手综合征等系列问题,对患者的胳膊、手造成严重损伤,影响后期治疗。

4

误区四:反复康复训练加重肢体痉挛。

康复训练要讲究方法。大部分中风偏瘫患者瘫痪侧的肢体会出现肌肉痉挛。适当的康复训练可以使这种痉挛得到缓解,从而使肢体运动趋于协调。错误的训练方法会使偏瘫侧上肢负责关节屈曲的肌肉痉挛加重,手指张开困难,反而对手功能的恢复形成更严重的影响。

5

误区五:下地走路越早恢复就越快越好。

中风偏瘫患者,如果未经合理的康复训练而急于开始下地行走,则会加重负责下肢各关节伸展的肌肉痉挛,使得关节屈曲动作很难完成,从而出现偏瘫患者所特有的”划圈“步态,严重影响中风偏瘫患者的功能恢复。因此康复训练量要由小到大,循序渐进。

咨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jbyl/137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