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医技术丨巧用动脉取栓,我院再救一位中风

济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24151.html

脑中风有多可怕?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每年有-万的新发脑卒中病例,其中70%是脑梗死。我国第三次死因调查显示,从8年开始,脑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国民第1位死亡原因,脑梗死作为单独的死亡因素可以排到第4位。

众所周知,大脑是人体的”最高指挥部“,支配着人们的每个动作和思想,一旦这个“指挥部”出了问题,后果将难以想象。

据陈星海神经内科邹达良主任介绍:一般到了冬季,脑血管疾病高发,脑中风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极高,被称为人体健康的“第一杀手”,一旦发病,很可能会出现意识障碍、偏瘫、失语、进食困难等症状,严重的可能致死。所以治疗中风,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医院建立绿色通道,无疑是为卒中患者提供最快速最便捷的抢救。据邹主任讲述,近期我院神经内科通过开通绿色通道,通过介入手段动脉取栓,成功抢救了好几例早期脑梗死患者。远的不说,就前天便有一个成功的案例。

小榄的何先生,今年56岁,早上6点30分觉醒发现左侧肢体无力,不能行走,便意识到病情严重,随即呼叫了我院的救护车,10分钟内何先生被安全送到我院急诊科,急诊科医生初步判断为脑卒中,完善相关急查抽血、心电图并急查头颅影像后护送至我院神经内科。

考虑到病人的临床表现、体征符合大动脉闭塞,急诊的MR提示右侧大脑中动脉M1段狭窄,时间同为动脉取栓时间窗内,有动脉取栓的指征。神经内科卒中小组与介入团队进入深入病例探讨后,决定立即采取动脉取栓治疗。当天中午1点,手术成功取出血栓,何先生意识清醒,肢体功能已经有部分恢复。

次日,何先生病情明显好转,左侧肢体可上抬并抵抗部分重力,专业评估为肌力4级,对答较术前流利,言语较前清晰。现患者病情稳定,能表达自己需求,经口进食无呛咳,可搀扶下床缓慢行走。

邹主任还介绍:中风好发50~6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男性稍多于女性。其常合并有动脉硬化、高血压、高脂血症或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或对应的全身性非特异性症状。脑梗死的前驱症状无特殊性,部分患者可能有头昏、一时性肢体麻木、无力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表现。而这些症状往往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和程度轻微而被患者及家属忽略。脑梗死发病起病急,多在休息或睡眠中发病,其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或1~2天达到高峰。本病的治疗原则是:争取超早期治疗,在发病4.5小时内尽可能静脉溶栓治疗,在发病6-8医院可进行适当的急性期血管内干预。

我院神经内科在治疗超早期脑梗死方面,专门开通了全天候多学科联动的绿色通道,可尽快确定病因并确定个体化治疗方案,依据患者自身的危险因素、病情程度等采用对应针对性治疗,结合介入中心、康复科及优质护理等多个团队的努力实现一体化治疗,以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

(文:神经内科龙佳李华文)

二楼神经内科门诊:-

十四楼B区神经内科住院部:-

一楼微创介入中心:-

专家简介

邹达良,神经内科主任,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年毕业于广州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3-4年在医院神经内科进修学习。现为广东省医师协会人文医学分会委员,广东省保健协会抗衰老及脑变性病防治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山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从事神经病学临床治疗工作10余年,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尤其擅长对急性脑梗死、帕金森病、癫痫、重症肌无力、运动神经元病、眩晕症及各类型的原发性头痛等疾病的治疗。主持及参与10余项省、市级科研立项工作,参与编写专著4部。

专家门诊时间:

周四上午地点:医院二楼门诊内科8号诊室

卢家璋,神经外科副主任医师,中心实验室负责人,神经介入组组长。3年暨南大学神经外科硕士研究生毕业,年3-4月医院首期颅脑解剖与手术技术高级研修班,年6-8医院进修神经外科,年3月-年3医院进修神经外科肿瘤及脑血管病介入手术治疗。完成省市级科研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擅长:脑外伤、脑出血及脑肿瘤手术治疗,帕金森病、癌性疼痛、三叉神经痛立体定向手术治疗,脑动脉瘤、脑动静脉畸形及脑血管狭窄的血管内治疗,小儿神经外科。

唐俊,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硕士研究生。医院工作7年余,一直从事肿瘤诊断及微创、介入治疗工作。曾在医院进修肿瘤微创介入治疗,师从中山大学介入学专家范卫君教授(介入学博士生导师)。对实体肿瘤的微波消融、射频消融、氩氦刀冷冻消融、I粒子植入及血管介入等治疗恶性肿瘤积累丰富经验,熟练掌握血管性疾病和肿瘤疾病的介入诊疗技术。主持或参与中山市卫计局和市科技级科研项目多项。在中山市率先开展肿瘤微波消融术,使我院肿瘤微创治疗达到市内领先水平。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jbyl/1320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