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成良(右一)和急救人员一起抬着担架准备将患病男孩送上救护车。本人供图
拿着男孩父亲送来的感谢信,他说“孩子病好了就好,这是我应该做的……”类似帮助他人的事情他做了一件又一件。
他是沈阳站的客运员马成良,因为和轮椅搭档为出行不便的旅客送去温暖,被旅客称为“轮椅哥”,十余年来,他接送近万名旅客上下车。
他也是沈阳站“轮椅哥爱心志愿者团队”的一员,每年自掏腰包五六千元给那些有困难的人买票和吃的。
8岁男孩脑出血来沈治病
1月7日上午,沈阳站候车大厅内,一位中年男子拿着感谢信走到客运员马成良面前,“谢谢马哥,现在孩子已经出院,多亏了您的帮助。”
这位中年男子姓刘,来自丹东。年12月5日晚,他8岁的儿子在家中玩耍不慎摔倒,头部着地,医院做了脑CT发现颅内有积血,医医院接受治疗。
考虑到情况紧急,刘先生准备乘坐高铁来沈,“想着有人接站能节省点时间,上高铁后就联系了沈阳站的客运员马成良,当天他本来不值班,但是接到求助电话后,他欣然答应前往车站。路上儿子呕吐不断,我们心急如焚,马大哥一会儿安慰我们,一会儿又打电话找急救车。”
距离下车还有20分钟的时间,刘先生接到了马成良的电话,“救护车来了,我们都在站台等着了,那一刻我悬着的心放下了;出站台后,儿子被紧急抬到担架上上了救护车,期间,儿子突然要尿尿,因为一时找不到器具,马大哥又跑到旁边的垃圾箱翻出来一个瓶子,那时我们感动得泪流满面……”
由于抢救及时,刘先生儿子颅内的积血得以清除,“医生说要是再晚送来一会儿,可能就有导致脑死亡的危险。期间,马大哥还不时地问孩子病情,给我们送来鼓励。”
昨日下午,回忆起当时的一幕,43岁的马成良笑着说,“孩子好了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10年接送近万名旅客上下车
11日下午3时许,马成良告诉记者,他身边有2名单独旅游的老人都需要送站,而这样的事情他每天都在重复着,一坚持就是10年。
年,马成良从部队退伍,进入沈阳站工作,“刚到沈阳站在站台上干了一年,然后在候车室做领班员组织检票;年,在候车室当检票员时,就开始用轮椅帮助行动不便的旅客了。”时间长了人们就叫马成良“轮椅哥”,“年到新楼后这个称呼叫响了,旅客都叫我‘轮椅哥’。”平时,马成良衣服兜里有很多纸条,“每天都会有旅客打预约服务电话,我把每位重点旅客提出的诸如需要轮椅等要求,以及乘车时间等相关信息记在纸条上,防止遗漏。”
马成良说,“刚开始需要接送的旅客不是太多,现在每天要接送二三十位重点旅客上下车,其中一半需要用轮椅接送,需要帮助的旅客数量是逐年递增的。”马成良接送的重点旅客为老幼病残孕以及有突发情况需要帮助的人。”
“十多年接送的重点旅客有近万人吧!”马成良笑着说,“每天工作量大,但是看到一个个旅客都能顺利上下车,我也特别欣慰。”
记者:您服务了很多旅客,您收获最大的是什么?
马成良: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看着那些有困难的旅客能顺利上下车,我发自内心地高兴,虽然一天下来有时很累,但是想起他们脸上浮现的笑容,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
记者:每天面对这些服务对象,有没有不耐烦的时候?
马成良:我是盲人的眼睛、残疾人的双腿,我喜欢做这样的事,所以就不会不耐烦,对待每一名旅客都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
来源:辽沈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