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深秋,气温变化大,血压易波动,容易发生脑卒中。而脑梗塞是最为常见的脑卒中。那么,如何预防脑梗塞?万一得了脑梗塞,又该怎么办记者就此采访了西安交大一附院神经内科主任、主任医师屈秋民教授。
中青年人发生脑梗塞
大部分与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屈秋民教授介绍说,脑卒中通常指包括脑梗塞、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在内的一组疾病,其中,脑梗塞是最为常见的脑卒中,约占脑卒中的70%-80%。
屈秋民教授年来,我国脑梗发病率居高不下,甚至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住院患者越来越多。脑梗还有年轻化趋势,“以前脑梗主要发生在60多岁的老年人身上,但现在四五十岁发生脑梗已经很常见,甚至有的人30多岁就发生了脑梗。”中青年人发生脑梗塞,除了少部分是由于动脉炎、血管畸形、卵圆孔未必等疾病引发的之外,大部分都与饮食不规律、爱吃高脂高热量食物、缺乏锻炼、压力过大、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导致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等有关。
三高人群、有脑梗家族史者、颈动脉有斑块者
应每医院检查一次
屈秋民教授应该重视脑梗塞的预防,因为一旦得了脑梗,即使及时溶栓,大部分人也会留下后遗症,影响一生的生活质量。只要采取正确的方法,70-80%的脑梗塞都是可以预防的。预防脑梗最重要的就是控制和管理好其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
·高血压、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等,比如高血压患者要坚持长期服药,定期检测血压,将血压控制到正常水平;
·肥胖人群要积极减重;
·糖尿病患者要控制好血糖等。
·少吃油炸等高脂肪、高热量食物、控制食盐摄入量、不要吃得过饱。
·戒烟限酒。研究发现,吸烟、酗酒与脑梗的发生有直接关系。
·养成规律的体育锻炼习惯,每周至少做3次有氧运动,每次至少半小时以上,比如慢跑、快走、跳广场舞、练瑜伽等。
·避免熬夜,养成规律的作息,这样有利于血压的正常。
·普医院体检一次,包括检查血压、血脂、血糖、颈动脉超声等,尤其是颈动脉超声,是检测脑梗发生风险的一个简单可靠的方法。
·脑梗高危人群,包括三高人群、抽烟、肥胖、有脑梗家族史的人,尤其是颈动脉有斑块的人,则应每医院检查一次,早发现、早介入。
一旦怀疑得了脑梗
即使深更半夜,也应立即送医
一旦突然出现说话不利索、半侧身体麻木活动不灵、吞咽困难、口眼歪斜等症状时,应怀疑脑梗,立即送医。
屈秋民教授通俗来说,脑梗就是血栓把血管堵住了,时间一长,脑部得不到血液供应,就像菜地干旱得时间太长,菜就旱死了一样。此时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修渠浇地,尽快开通血管,减少脑细胞的死亡。目前,治疗脑梗的有效方法包括药物静脉溶栓、手术动脉溶栓和手术机械取栓,“溶栓是治疗脑梗效果最好的,但最好在脑梗发生4.5小时之内溶栓,并且越早效果越好。医院,越早开通血管,后遗症就越少,脑出血风险也越小
但遗憾的是,目前很多脑梗患者和家属因为缺乏相关知识,发病后有的在家观察,有的发病在医院,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屈秋民教授提醒:
·一旦家人出现脑梗症状,即使在深夜也要立即送医,不要等天亮,医院针对脑梗、心梗都有24小时绿色通道,夜间也有医务人员值班。
·送医时,应该就近送到附近有神经内科、急诊科和能做CT等医院,不要大老远从外地往西安跑,以免贻误治疗时间。
·来医院时,建议最好拨打,由医院。因为不仅速度快,还能准确判断病情,对患者进行相关检查和急救,到医院急诊科后,人员也更熟悉相关流程,能为及时抢救争取时间。如果自己开车或打出租车去,可医院是否具备溶栓能力,对病情判断也不准确,到医院后也不熟悉流程,容易贻误治疗。
·如果患者能自由活动,血压不高,意识也清楚,医院都可以。但如果偏瘫比较严重,或存在神志不清、血压很高,医院,因为这些患者有的无法站立或坐着,有的站立或坐着时会增加脑出血风险。
华商报记者卢红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