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建信老师
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
毕建信,男,55岁,大学学历,中学高级教师,现任荣成市第二十三中学初二教师。任教36年来,他始终秉承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的原则,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仔细、认真地做好每一件事。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地级奖。
乐于奉献,勇于担当
作为一名老教师,毕老师有着严谨的管理态度,他总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带领同事营造和谐氛围,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本学期毕老师负责初二年级的学生管理工作,他开展学生日常管理扎实严谨。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生管理工作已经有条不紊,井井有序。
毕老师总是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十多年来自己所分管的校产管理和档案管理工作成绩也一直位列全市前茅;分管的航模训练队连续多次在荣成市航模比赛中获奖,有两次代表荣成市参加威海市的航模比赛。今年,他带领的航模队又有一人取得了威海市个人单项第三名的好成绩。
除了完成自己分担的工作任务外,毕老师每每遇到学校安排新的或者需要代理的工作时,他都是欣然接受,尽职尽责地去完成。最近初二年级需要到荣成市中小学生综合教育实践中心参训一周,而分管本年级的主任又到外地学习,毕老师义无反顾地扮演了自己应该扮演的角色,对每项工作都亲力亲为。后来听同宿舍的男老师说第一天晚上毕老师为了看好学生的纪律,起床了三四次检查男生宿舍,晚上基本上一宿没睡。毕老师与学生安全、顺利地度过年最愉快的一周,得到了基地领导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毕老师的言行举止甚至兴趣爱好,更对孩子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此次的实践基地演出,该生还自告奋勇的演唱了一首《感恩的心》表达了对毕老师的谢意。
无怨无悔,心系学生
在毕老师的教育生涯中,处处让爱流动,所以总会收获成功的教育。他对待学生有爱心,有宽容心,他善于发现、表扬学生的细微进步,用自己的爱心点燃学生的信心,用正能量正面引导学生。他不放弃对任何一名学生的教育,无论多么淘气,多么叛逆的学生出现状况、犯错误,他都能耐着性子细心地询问学生发生什么事情,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有一次一名学生早晨没有到校,班主任与家长沟通后,家长说孩子头晕,后来毕老师发现该生在学校墙外溜达。随后他把那名学生叫到办公室,通过交流得知,该生有着很大的心理障碍,单亲家庭,母亲很少与之交流,学生心理得不到疏导,是心理原因导致了不想上学。毕老师得知这种情况后与该生谈了一下午。他深知作为教师,在重视学生知识水平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学生身心健康,具有独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能力。
毕老师本着“以人为本、以德育人”的教育教学理念,与学生建立平等、尊重、和谐的师生关系;他始终以真挚的爱心去感染学生,引导学生,走在用心事教,以爱育人的路上。
谷大鹏老师
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谷大鹏,年出生,大学学历,现任教于荣成市第二十三中学,一级教师,曾在《新校园》、《早期教育》、《启蒙》等杂志上发表论文《朴素如歌》、《雨人》、《换种眼光、获份欣喜》、《家庭防止儿童发生意外伤害的研究》,也曾多次指导学生获得科技发明奖。从教二十年来,谷大鹏老师始终与孩子们打成一片,将自己的一腔热情奉献给了教育事业,他用爱心、耐心、责任心呵护着孩子们,书写精彩的教育篇章。
自任教以来,同许多普通教师一样,谷大鹏老师从事着最平凡的工作。他既没有震撼人心的举动,也没有催人泪下的故事,但正是基于对教育事业的敬重和对孩子们的热爱,让他在实实在在的工作中,展示着对所有教育要素的珍视。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要求学生做到的,他自己首先做到。他用自己的言行为学生做出榜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他认为:治学先治人,凡事德为先。每学期一开学,他在尽快了解全体学生的基础上,一定会抽出时间与部分同学谈心,做好工作笔记,建好问题档案。对于问题较为特殊的孩子,和他们多沟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孩子们找到“存在感”和“幸福感”,同时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
有耕耘就有收获,凭借着他对学生的关心、扎实的工作作风、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懈的努力,他在政治思想、教学和学生管理方面做出了突出的成绩,成为我校的骨干教师。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还要忙于初一学生的管理工作、资料整理工作和学校的科技辅导工作。每年学校都要举行一次科技节,他要指导学生们做好作品,进行作品展览、观摩、评选等活动,工作虽然琐碎、繁重,但阻挡不住他为学生付出的初心。年他指导的学生在“威海市第六届中小学科技节发明创造”大赛中荣获三等奖;年辅导学生参加“威海市第七届中小学科技节发明创造”大赛,荣获二等奖。他始终鼓励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尊重学生们的发展,让学生们具有创新的精神是他一贯的追求。
正如罗丹所说:工作就是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欢乐,也是幸福之所在。他工作着,快乐着,在教育的大路上,他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秦峻岭老师
情系三尺讲台,甘做一片绿叶
秦峻岭,女,36岁,大学学历,中学一级教师,现任荣成市第23中学区斥山完小一年级班主任,曾荣获“荣成市优秀教师”、“荣成市优秀班主任”等荣誉称号;她撰写的论文在《威海教育》上发表;所执教的优质课、课程资源多次获奖。
三尺讲台,一颗爱心;甘做绿叶,采撷春光,是秦老师从教17年来的真实写照,又是她不悔的执著追求。
改变自己,无怨无悔!
年9月,秦老师怀着美好的憧憬与激动的心情走进了市第二十三中学,虽然在入校之前,对学校有些理想化的预期,但是开学后她发现:学生生源复杂,学校办公条件不是很优越……她立刻接受现实,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决心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走上陌生的讲台,她面对的是一群比原来要调皮得多的孩子,班级群里更多的是为生活操劳而腾不出时间管理孩子的家长。针对这一现状,她赶紧采取了走访、电访、家长到校等不同形式的家访,和家长诚恳地面谈,转变家长的教育理念,教给家长一些具体实在的学习指导方法。经过一个多月的沟通,家长们对孩子学习的重要性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魏书生说过“人不能要求环境改变自己,只能让自己适应环境。”秦老师明白环境的现实性和复杂性,不怨天尤人,她无怨无悔地从改变自己做起。
激励培养,呵护成长!
一年级的工作是琐碎的,更需要老师的细心和耐心。从新生刚入学开始,她就和学生寸步不离,由于学校面积较大,人数多,而一年级的孩子对于小学的生活感到好奇和陌生,同时又是学校中的弱势群体,所以秦老师就把工作重点放在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上。从坐姿、站姿到如何上下楼梯;从握笔到写字,从原来稚嫩的回答“是”“对”到引导他们说词语,说完整的句子,一点一滴在教知识的同时更注重习惯的培养。
一年级的孩子自理能力有限,有的孩子连自己的物品都整理不好,如何才能有效地保证整个班级的环境卫生?针对令人头疼的卫生问题,秦老师首先设立了课间五部曲:1.换书本;2.摆桌子;3.放椅子;4.捡垃圾;5.安安静静出教室。每到课间时,大家一边说一边做,班级的环境有了明显的改善。其次班上设立卫生监督员:在每名同学经营好自己的“试验田”的同时,由小组成员推选出进步最大的同学担任“卫生监督员”,每节课的课间主动检查小组成员的卫生,不但起到了监督作用,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孩子们奋发向上的热情,努力做好自己的卫生管理工作。为了激励学生,她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小队,定期开展“评选清洁天使”活动,从课前准备到课桌的整理,从物品摆放到地面清洁,哪个小队的同学做的最优秀,就授予“清洁天使”称号。在这种有效的激励小制度下,孩子们在自我管理中争先恐后,班主任工作也随之轻松多了。一个月下来,孩子们的自觉性提高了,桌椅摆放得整齐了,每天中午都争着抢着做值日……孩子们在她心中,好比是无数的金种子,是希望,更是她的全部财富。
牺牲小我,完成大我!
天有不测风云,年12月的一天,她的母亲因为突发性脑出血,陷入严重昏迷,然而她却没有因此而耽误一丝一毫的工作。每天上完课她安排好班级医院照顾生病的母亲。医院来回地奔波,她一连几天都没合过眼。短短的几天时间,秦老师本来就单薄的身体又整整瘦了一圈。学校因其在家中是独子,要给予她特殊照顾,可她坚持不肯,表示“我只是一个普通老师,绝不能破这个例!”
母亲走了,巨大的痛苦让秦老师病倒了。医生强烈要求她住院治疗,可她说什么也不同意,因为她知道有51个孩子在等她,孩子们太小了,她心里放不下。在她的再三要求下医生同意晚上给她打点滴。第二天她拖着疲惫的病体回到了她热爱的课堂,刚踏进教室,“老师,我真想你!”“老师,你去哪儿了?”“老师,你是不是不舒服?”当听到孩子们一句句温暖的问候与话语,她强忍住泪水,把孩子们紧紧地搂在怀里。她只希望自己为学生做一点事,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让学生成人成才,学生喊她一声“秦老师”,那是给她的最大的安慰。
三尺讲台,暑日初收;金秋夜,思绪萦绕;为师表,付与芳草。四季辛劳暮与早,血和汗,看英才风貌;爱深沉,花繁叶茂!十几年来,秦峻岭老师心系学生,甘做一片绿叶,采撷生命的春光,在教育的这片沃土上,秦老师在辛勤地耕耘着、执著地追求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