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高血压、糖尿病的高发,因脑出血、脑梗死导致肢体偏瘫的患者越来越多,且发病年龄越来越早,30多岁即发病的患者也不在少数。此外还有不少因交通事故导致脑外伤而发生偏瘫的患者,也以中青年人居多。偏瘫以后,不仅患者自身的生活质量大大下降,无法正常工作和生活,对家庭和社会也是沉重的负担,所以治疗问题也是大家所十分关心的。那么,外科手术对偏瘫患者有效果吗?
外科手术对偏瘫患者有恢复肢体功能的作用
传统手术主要在肌肉、肌腱和软组织层面开展,通过矫正肢体畸形来恢复部分肢体功能,效果有限。近年来,外科治疗理念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像过去那样追求%的解剖复位,而是以“在保留肢体运动功能的基础上争取解剖复位”为主要目标,在“功能神经层面”展开。这些外科手术需要在电生理设备的配合下,开展功能层面的神经切除,切多少、切到什么程度,都在设备的监测下进行,可以避免传统手术的主观性和随意性,能够最大限度的保留患肢的感觉功能与运动功能,且不容易复发。但由于该技术相当复杂,对医生的专业要求非常高。
针对偏瘫患者,同样可以采用上述“功能神经层面”的手术方法,切除部分支配肌肉的神经,在保留感觉功能的前提下,降低偏瘫患者过度增高的神经肌肉兴奋性,使发生痉挛的肌肉松弛下来,促进肢体运动功能,尤其是精细动作的恢复。存在关节畸形的患者,可以通过二次手术,将关节恢复至正常解剖结构,最终得以重新回归社会。目前认为,偏瘫患者的最佳手术时机为起病后1~2年内。当然,并非所有偏瘫患者都适合手术治疗。一般来说,肌张力3级以上、肌力3级以上、平衡功能良好、全身状况较好的中青年典型的偏瘫患者,手术康复效果较好。
特别提醒:手术不是偏瘫治疗的终结人类运动功能实现的四个要素包括:肌张力、解剖结构、肌力、运动控制和平衡能力。手术可以解决过度增高的肌张力及存在的挛缩畸形的问题,但是并不能解决肌力和运动控制及平衡的能力。因此偏瘫手术后早期针对力量的康复训练显得尤其重要,中后期增加步态训练及平衡训练,以使患者重获运动的功能。
医院友情提示:我们现在提倡的偏瘫治疗理念是“手术、康复一体化、个性化”,手术后的患者要在几次评定中不断接受个体化的康复治疗,完整的治疗链才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关键。
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转载需说明出处,违者必究!
--------医院-------
医院
了解更多康复咨询,请
手机 -
白癜风专家李从悠白癜风好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