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径心灵成长营有一节课,叫“委屈大会”,每个人都要上来,说出自己认为最委屈的一件事。
下面是花儿的心声。
花儿:我最委屈的事情是,我从一出生就被老爸老妈送给奶奶抚养了。十二年的时间,我总共就见过老爸老妈8次,每次不超过5小时,所以说我对老爸老妈的思念极度泛滥,经常在半夜的时候,用我奶奶的话来说就是“鬼哭狼嚎”。
花儿:然后在这段时间我就特别生气,奶奶也没法睡觉,她也特别累。
花儿:那天是我妈刚走,我也特别难过。然后我在那哭,她(奶奶)很生气,那时候我还小,她打了我一个耳光,医院检查,是轻微脑出血……
(花儿说着说着就哭了,全场一片寂静……)
营长:你能原谅他们吗?
花儿点点头。
营长:但是爸爸和妈妈没有原谅,(转过来面对孩子们问)他们没有原谅谁?
全场回答:自己。
营长:对。爸爸和妈妈没有原谅自己。所以在这里,他们委托我给你带来一份礼物。
她的妈妈委托我带来一封信,花儿打开来静静地读着,整个过程中,花儿的眼泪大滴大滴地掉下来。
经得花儿的同意,我们一起分享了这封信:
我最亲爱的女儿,花,你好:这是你长这么大第一次收到妈妈的信,一定很意外吧。女儿,13年前,你呱呱坠地,一个漂亮的小囡囡,我是那么的爱你。每天给你洗澡、喂奶,看着你一点点的长大,会抬头了、会翻身了、会坐了、会爬了、会走路了……
还记得你一岁时,我俩一起看动画片《狮子王》,当你看到小狮子的妈妈死掉时,你小小的圆圆的眼里,居然蓄满了泪水,在妈妈看来那是世界上最生动的表情,而当时的你还不会说话!善良,与生俱来的善良!可是善良的你,却在小小的时候被寄托给奶奶。我知道你渴望母爱。你曾跟我说过,你是那么的羡慕别的小孩在放学时有爸妈来接,看着那些小孩像小鸟一样扑进父母的怀抱。你知道我听你诉说时我的心里有多难过吗!我恨不得把自己的心撕碎了!
女儿,妈妈曾经尝试着想和你沟通,想跟你解释,每次我都准备的很充分,想我们母女能畅所欲言地交谈,可每次的沟通都因我的胆怯而流产告终。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妈妈对不起你。我不知道我考研读研是对还是错,但我知道妈妈给了你生命,同时也给了你痛苦和不幸。因为求学,在你三岁时离开了你,独自一人来到北京,进修、考研、读研、入伍、毕业、工作,让你独自受了很多的委屈和煎熬。妈妈向你道歉,真诚地对你说一声:对不起!但请你相信,妈妈爱你,永远!我期望你小小的心灵能在不幸的岁月里有着内在的丰盈,我也期望苦难的命运会造就你更加坚毅的品格。你比别的孩子成熟,因为你还学会了承受,学会了挑战,学会了用你的头脑去赢得荣誉。现在你来到了北京,妈妈的身边,我很想很想用我的一腔的爱去弥补我对你的缺憾。妈妈愿与你一同分享你的欢乐、分担你的烦恼,做你的知心朋友。如果以后妈妈有错误,请你提醒妈妈,妈妈很乐意接受并改正。妈妈相信:我们能成为最最铁杆儿的朋友!我愿我的女儿不管世界潮流如何变幻,永远优秀,永远正直、勇敢、独立、纯洁、高贵,永远敢于面对一切不幸和挑战。背负理想,奋斗光明。
感谢你的降生,我的女儿,花!我会永远因你的存在而为所有的生命欢歌!
妈妈
×月×日午夜时分
营长: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花儿:我觉得她没有对不起我。她去考研、读研,她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前途着想,她还想要给我一个更好的家庭(条件)。
营长:妈妈心里面,我理解她,她会有这样的负罪感,所以她其实很多时候面对你,她内心有种恐惧。她希望能和你沟通,她也希望你能够原谅她。这封信,我们相信,会让你和妈妈更加地相亲相爱,更加地互相包容,互相理解……
花儿使劲点头。
花径寄语:
在成长营开营的前一天晚上,10点多钟了,我一个人在旅店里,静静地整理思路,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忽然想起了花儿以及她的特殊经历(她的妈妈报名时告诉我了),怎么能更好地帮助到她呢?
我给她妈妈去了一个电话,请她写一封信给花儿,发到我的邮箱来。我收到妈妈的信时,已经是午夜时分了,再过几个小时,成长营就要开营。
我静静地阅读着这封信,内心充满感动和幸福。在那个时刻,整个世界宁静极了,安详极了。我为自己能从事这样的工作而深感幸运。这是人世间最幸福的工作啊……
信是有了,但老实说,我不知道有没有用上的时机。委屈大会上当花儿上来时,我的心沉了一下:她会不会提起这段往事呢?我的心中并没有底。
但是花儿果然说的是这件事。其实从心理学角度看,没有选择这件事作为最大的委屈,倒反而是很不正常的。
于是,我抓住了这个难得的、珍贵的教育时机。
花径心灵成长营最核心、最重要、最有效的教育,几乎都是随机的,几乎都是抓住教育时机后及时合理地给予应对和解决。
有家长经常问我们:成长营都有哪些课程?
我要和大家分享:其实,课程只是载体,如同大海,而那些瞬间形成而又瞬间消失的教育时机,就如同大海上的浪花。而这,才是每个孩子真实的灵魂之显现,瞬间成功地采擢这些浪花,并加以合理应对和处理,这才是教育的灵魂。
所以,真正的教育不是预设的,而是时时刻刻、每处每地、当下发生和经历的临机应对。所以,时时刻刻、每处每地、每一个当下,都是花径教育的课堂。
抓住当下瞬间出现的教育时机,加以临机地成功应对和处理,这才是花径教育的灵魂。在花径,我们倡导:合格的花径老师,她的课堂,要像流水一样,无孔不入,却又恰到好处。随机应变,变幻万方,却又万变不离其宗。
这是最好的教育!这是最有效的教育!这是花径最迷人的地方!
所以,也才有了这本书的诞生。“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里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如水般流动的智慧所诞下的故事,故命名为:《教育的智慧》。
受这件事的启发,在之后的成长营里,我都会要求爸爸妈妈事先给孩子写一封真诚的《爱之信》。渐渐地,这个形式,演变成为了花径的教育经典,成为有关家庭亲情、责任、感恩、理解、沟通和包容等方面教育的最好的途径之一。
每一次这样的课程,总是充满了宽容、感恩、幸福和宁静……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
其实,孩子最需要我们的,
是我们本身,而非其他。
看见幸福:
看见这篇文章中的最后一句话:
“其实,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是我们本身,而非其他。”
看见这句话,想掉眼泪。
我们以为孩子需要“更好的妈妈”,我们以为孩子需要“更优秀的爸爸”,我们以为孩子需要我们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我们以为孩子需要我们负担更好的教育,我们以为孩子需要我们提供更有质量的生活,我们以为孩子需要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成长环境……于是,我们为了所有的“我们以为……”去拼命打拼,去拼命努力。
当孩子说“妈妈,你能陪我玩一会儿吗?”我们对孩子说:“乖,宝贝,妈妈有事情要忙,等妈妈忙完了,妈妈就来陪你玩。”等到孩子困得睡着了,孩子也没有等到我们的陪伴。
当孩子惴惴不安地拉着爸爸的手,带着期待的眼光,对爸爸说:“爸爸,能带我出去玩吗?”我们对孩子说:“宝贝,你自己一个人先去玩,现在爸爸没空,等到爸爸有空了,爸爸就带你出去玩。”等到孩子长大了,我们也依然没有兑现曾经给孩子许下的诺言。
……
曾经发生过多少类似这样的场景?
孩子多少次亮晶晶的眼睛在我们一次又一次的“等我忙完”中一点一点黯淡下去,最后孩子再也不对父母开口说“你能陪我玩一会儿吗?”因为,孩子知道父母的许诺永远是空头支票,也许这张空头支票一生都不会兑现。
当孩子带着一张不如意的成绩单,我们立马怒火冲天,对着孩子怒吼:“你知不知道老子为了供你读书,有多辛苦,你整天在学校读书,考这么一点成绩,你也好意思!!!”
“老子为了你有个好一点的环境读书,付出高代价买了学区房,让你有书房专门写作业,给你提供了这么好的环境,整天不读书,你还想怎么样?”
……
又有多少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发生?
我们以为我们每天都在为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努力,我们以为我们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孩子,我们以为我们所有的付出、所有的努力都是对孩子好。
可是,“我们以为孩子需要……”这是已经发生的事实还是我们心中的恐惧与想法?这是孩子的需要还是我们的需要?
当这么多场景不断在一个生命中重复,这个生命的心中究竟有多少愤怒?有多少委屈?有多少不甘?有多少伤心?有多少恐惧?这些愤怒、委屈、不甘、伤心、恐惧有谁能够看见呢?
有多少生命内心害怕自己是不被爱的生命?
有多少生命内心坚定地认为父母不爱自己?
有多少生命内心坚定地认为自己是不被得到爱的?因为在自己需要父母的爱时,父母没有给予自己爱。
“其实,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是我们本身,而非其他。”
当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出现在孩子的身边,陪伴着孩子,就是最好的爱。
当孩子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出现在孩子的身边,平静地问孩子:需要为你做什么吗?需要我们怎么做?
当孩子成功的时候,我们与孩子一起分享成功;当孩子伤心失意时,我们陪伴孩子一起度过伤心失意的时刻,就是孩子最渴望父母为自己做的。
文中的“花儿”那么幸运,在成长营看见了自己的委屈,让自己心中的一片“雷区”在这个地方融化消解于无形。可是,没有被看见的“雷区”呢?它们一日一日在积蓄力量,随时在有力量时进行大反扑,最终有一天力量积蓄够了,稍微一点风吹草动就触动了这片雷区,轰然爆炸,伤人伤己。
我们是否是那个能够把孩子的“雷区”融化消解于无形的父母呢?
“其实,孩子最需要我们的,是我们本身,而非其他。”
赞赏
人赞赏
北京治疗白癜风专科福州治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