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医务界同仁:
今日阳光一扫阴霾,光明大地,朗朗乾坤。一身轻松的你们是在奥森锻炼,香山赏秋,还是和家人欢聚一堂,共度周末?
然而,我们医务人员,心情却无比沉重。医院烧伤科55岁的主任刚刚离世,25日,医院骨肿瘤科年仅48岁的主任又在泰国开会期间因心血管疾病不幸仙去。我们不禁要问:医务界究竟怎么了?我们又该怎么办?
日复一日的辛苦操劳、超负荷运转让人身心疲惫,社会、医院各方压力更让人无所适从,急诊人没有婚假、探亲假,十几、二十年没休过年假更是常态。心脑血管疾病、猝死离我们很遥远吗?
我们不仅是医生、护士,同时也是父母疼爱的孩子,子女眼中的靠山,朋友的知己。我们知道:我们健康、幸福地生活是所有我们挚爱的人们幸福生活的保障。
不要等有时间了再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不要等分开了再去诉说自己的失意;同样,不要等儿女长大才想起该多抱抱他们,父母老得走不动了才想起要去陪伴。时不我待!
亲爱的朋友,还在为功名、职称而烦恼,为利益、收入而津津(斤斤,编注)计较吗?还在为“已失去、未得到”而纠结吗?想一想,你的终点又在哪里?
明天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去自己想往已久的地方。
享受平凡的幸福,淡然的快乐,做一个随心所欲的俗世凡人。
(医院医务工作者)
小编的话:正如一位网友所说,这封在 在短短半个月时间里,医院里,就有三位医生倒下了!
10月12日,医院烧伤科主任医师张普柱医生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55岁;
10月24日,医院麻醉医生昌克勤在手术室内突然昏迷,发现时已无呼吸,抽搐,CT示脑干出血30ml。宣武天坛会诊认为预后极差,据其医生同事介绍,目前处于中度昏迷,医院ICU抢救中;
10月25日,医院骨科医生丁易在泰国参加亚太骨科年会期间,突发心脏病去世,年仅48岁。
“低龄化好严重”、“向仙逝的同道致敬!”消息传来,《医学界》读者群里的医护们都非常痛心。很多医生在微博上悼念同道,也对自己高强度工作状态下的身体健康状况表示担忧。
张普柱医生遗体告别仪式
事实上,近年来医生猝死的事情屡屡发生。早在年7月4日至8日的短短不到一周时间里,竟有四名医生猝死,当时《医学界》网站微博编发该条消息后,引起了医生网友们的广泛 连轴转的工作节奏、高压的工作环境,让医生们的身体健康非常吃不消。一天接诊位患者的新纪录,疯狂地透支着医生的身体健康。
卫生部门曾对医生健康状况做过一次小样本的调查,调查结果令人震惊。在名被调查的医生中,1/4的医生有心血管疾病,近一半医生有高血压,40岁以上医生的患病几率是普通人群的2倍。
昌克勤医生昏倒后,一位微博网友“空谷牧歌”在微博上为昌医生祈祷,“中国的外科医生劳动强度是世界最大的,希望克勤大夫平安!”
“每一个这样全国顶级的医生,无不经过万里挑一的选拔,五年最高级学府最优秀教授的教育,医院最优秀专家的指导,数十年宵衣旰食持之以恒的努力和积累。其中的领军人才,更是可遇不可求的国士。每一个优秀的医生都是国家宝贵的财富,珍惜医生,珍惜自己。”医院烧伤科医生阿宝,痛失两位同事后,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请珍惜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