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寒露,开始泡脚
泡脚———中国人发明的最简单的补阳方法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凝。今日寒露,脚不外露,晚上开始泡脚吧。
寒露时节,意味着深秋,草木开始干枯,虫鸟也渐渐蛰藏,冬天也不远了。我们人体的生理活动也要适应自然界的变化,以确保体内的生理(阴阳)平衡。阳虚、气虚、血瘀、特禀这些偏寒体质的人群,除了防止秋燥,还要注意保暖,并且呵护补充自己的阳气。阳气对人体起到温薰脏腑,濡养筋骨的作用。阳气是维持人体生命正常代谢所具备的能量,阳气足则体健,阳气弱则体衰,阳气竭则身亡。因此,阳气决定着人的健康与生命。
《黄帝内经》上说:“阳气者,若天之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那么平时怎样呵护自己的阳气呢?
补阳的方法很多,对于平常人还是用最简单的方法——也是中国人发明的最简单的养生大法:泡脚。
中国有个说法叫"热水泡脚,赛吃人参"。善于养生的乾隆皇帝,是最信奉“晨起三百步,晚间一盆汤”的养生之道,从而成为长寿的皇帝。从中医的观点来看,人五脏六腑的功能在脚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脚不仅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还是足三阳经的终止处,这六条经脉之根分别在脚上的6个穴位中。仅脚踝以下就有33个穴位,双脚穴位达66个,它们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占全身穴位的10%。泡脚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足部血脉通畅,有助于消除疲劳,改善睡眠,消除疲劳、消除亚健康状态、增强人体抵抗力等一系列保健功效。双脚上各大穴位均与全身器官有相应的关系。普通热水泡脚可以通过水的温热和机械作用,刺激足部各穴位,促进气血运行、畅通经络、改善新陈代谢,进而起到防病及自我保健的效果。如果选择中药水煎后兑入温水,然后泡脚,让药液离子在水的温热作用和机械作用下通过粘膜吸收和皮肤渗透进入到人体血液循环进而输布到人体的全身脏腑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如何在家泡脚?
泡脚的水温和水量以及时间:
开始时水不宜过多,以浸过足趾即可,水温宜在40~50℃左右,防止水温过灼伤皮肤。浸泡几分钟后,再加水至踝关节以上,(家里最好用较高的木桶或塑料桶,水量能高点更好,因为腿上有经络通过)。两脚互相搓动,以促进水的流动,每次半小时为宜。当感到身上微热时,即可擦干,再用手将脚部按摩几分种,然后涂些膏霜之类的护肤品,脚癣患者可涂抗真菌药膏。市面上卖的电动泡脚盆有许多保健功能,例如水旋涡刺激,电动按摩刺激等。但缺点是位置不够高,如果能做得高一些,像桶一样深,那就更好了。另外一边泡一边按摩,效果自然好,但只限于年轻人,老人及病人不适合。老人和病人在泡脚时,因他们的身体主要都是气血两亏,在热力的作用下越是按摩脚,就越能引血向下,所以使用时必须有人陪伴,注意观察老人及病人有无不适,并且同时在双耳、头部、双臂的按摩能将气血往上引,促进其血液循环。一般人都会选择在临睡前泡脚,这样一是方便,二是利于睡眠。但如果有充足的时间,特别是老人,可以在下午的4~5点左右,也就是膀胱经和肾经气血最旺盛的时候泡脚,这时补肾的效果最好。
每次泡脚一般以泡到全身发热,有微微出汗,就算是泡好了,泡完脚后要多喝水,及时补充水分。最好是一边泡脚,一边喝温水或生姜红糖水,让身体内部多产热,通过出汗让寒湿及时排除体外。
能坚持长年泡脚,最好用用温热水,不需要加中药,因为由于热力的作用,泡脚用的药物是很容易吸收的。随意加中药,往往不对症,并且容易吸收,会导致对身体的损害。身体内寒气重时可以加艾叶一起泡,但不需要天天加,一周加1~2次,艾叶加一小把就可以了。也可以在泡脚的水中加入醋,能杀菌、止痒,并促进循环。其余特殊的中药泡脚最好咨询中医师,不要随意自己加,否则会不利健康,适得其反。
泡脚时出汗情况代表什么?
一般泡脚后身体会微微出汗,说明身上的寒湿被驱散了,如果泡脚后上身出汗较多代表气虚,下身出汗较多代表肾寒。不易出汗的往往体内寒湿重,只要坚持泡脚,慢慢排掉身体内的寒湿,就会很容易出汗了。
小孩子是否适合泡脚?
泡脚的目的是增加血液循环,补阳气,孩子是纯阳之体,是没有必要多泡脚的,洗洗就可以了。但对于体质比较弱,手脚冰冷的孩子,家长可以在冬季给孩子泡泡脚。还有当孩子受凉感冒时,随时给孩子泡脚去寒是很有必要的。孩子感冒时要泡出汗为止。
泡脚虽好但要注意哪些?
1、饭前、饭后30分钟不宜进行泡脚,由于泡脚时,足部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造成胃肠及内脏血液减少,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饭前足药浴可能抑制胃液分泌,对消化不利,饭后立即足浴可造成胃肠的血容量减少,影响消化。
2、骨折、脱位以及出血等症状患者,不宜泡脚。
3、不适合泡脚的人群:严重心脏病患者;脑溢血未治愈者;严重糖尿病病人,足部有炎症,皮肤病,外伤或皮肤烫伤者;出血性疾病,败血病等患者;对温度感应失去知觉者;严重血栓患者;心脏病患者;孕妇;对温度感应迟钝者(应控制好温度,避免烫伤)。
泡脚时出现的问题解决:
1、在进行泡脚时,由于足部及下肢血管扩张,血容量增加,可引起头部急性贫血,出现头晕、头眩,胸闷等。出现上述症状时,可用冷水洗足,使足部血管收缩,血流充分流向头部,消除头部急性贫血,缓解症状。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基本上都是气血两亏的病人,这样的人不但泡脚时间益短,同时要注意食疗,多吃补血补肾的食物,从根本上改变缺血的状况。
2、中药或药物泡脚治疗时,有些药物外用可起泡,或局部皮肤发红、瘙痒。有的病人属特异体质,用药后可出现过敏反应。出现这些症状后,应停止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