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表明:心脑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所谓心脑血管病就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包括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动脉粥样硬化、脑出血、冠心病、脑梗、心梗、血粘稠、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即“四高一多”的特点。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已经超过2.7亿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近万人,占我国每年总死亡病因的51%。即便是应用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幸存下来的患者有75%都会不同程度丧失劳动能力,50%以上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心脑血管病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特别是50岁以上中老年人健康的常见病,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万人。
心脑血管病的发病原因
1、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动脉血管壁增厚或变硬,管腔变细。当血压骤升时,脑血管容易破裂发生脑出血;或已硬化的脑部小动脉形成一种栗粒大小的微动脉瘤,当血液波动时微动脉流破裂而造成脑出血;或高血压加快动脉硬化过程,动脉内皮细胞液受到损伤,血小板易在伤处聚集,形成脑血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2、血液粘稠。现代人生活节奏紧张,压力越来越大,情绪也愈来愈不稳定;同时,过量饮酒、脂肪摄入太多、缺少运动,加之生活环境的污染,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人体新陈代谢速度减慢,血粘度迅速升高,血液流速减慢,造成心脑供血不足。如果不及时预防、调理,将会引发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脂肪肝等心脑血管病。
3、吸烟。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发病率高得多,蛛网膜下腔出血多3-5.7倍,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占第一位。烟碱可促使血浆中的肾上腺素含量增高,促使血小板聚集和内皮细胞收缩,引起血液粘滞情况升高。
4、血管壁平滑肌细胞非正常代谢。众所周知,血管组织和人体的其他组织一样在一定周期内完成新陈代谢的过程,但是由于新的细胞组织不能正常的形成,使血管壁本身存在“缺陷”,这样就容易产生炎症造成血管收缩不畅,就像是一条破烂不堪的旧管道,随时都有阻塞或破裂的可能。血管是血液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因此神经系统不正常也能够导致供血的紊乱。
心脑血管病的预防控制
专家指出,预防心脑血管病控制血脂和血压是关键。
1、血脂控制。如果血脂过多,容易造成“血稠”,在血管壁上沉积,逐渐形成小斑块,就是我们常说的动脉粥样硬化,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控制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中之重。
2、血压控制。将血压控制在一个比较理想的范围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因素之一。资料表明,坚持长期治疗的高血压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仅为不坚持治疗者的1/10。也就是说,只要长期坚持控血压,心脑血管疾病可下降90%。
心脑血管病预防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三大纪律:第一,生活规律化;第二,饮食科学化;第三,文体活动经常化。八项注意:①保持血压正常;②保持正常体重;③保持正常血脂;④饮食平衡;⑤戒烟、控酒、减盐;⑥坚持适度体育锻炼;⑦讲求精神心理卫生;⑧树立自我保健意识。
心脑血管疾病的成因是多方面的,千万不要单纯的考虑血液的变化对血管的影响,要全面考虑、仔细分析心脑血管疾病产生的原因,进行多元化的治疗才是最有效和最根本的。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绞谷微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