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快来帮帮我89岁空巢老人脑溢血

杭州九莲新村39幢的一对空巢老人有着世上最动人的爱情,不是简简单单的“我爱你”三个字,而是细水长流的日子里不离不弃的陪伴。老伴病了,生活不能自理,记忆力越来越差,89岁的海老伯始终悉心呵护,体贴照顾。

可昨天下午,海老伯脑溢血昏倒了,老伴懵懂不知,门又反锁着,、、轮番上阵,才避免了一场悲剧。

赶到时发现门被反锁回拨电话只闻铃声无应答

昨天下午1点半左右,急救中心接到了一位老伯的求助“我觉得很不舒服,快来帮帮我……”等回拨电话过去,就一直处于无人接听状态。随后,立刻赶到老人所住的九莲新村39幢。敲门没人应,继续回拨电话,隔着门板只听见电话铃声却没人应答,医护人员越想越不对,马上联系了社区和。

社工惊闻此事,匆匆赶来,拿备用钥匙想开门却发现怎么都打不开,房门已被反锁住。人命关天,众人心焦之下又向寻求帮助。随后,消防架起云梯,从三楼阳台破窗而入。

进入房间后,众人看到了揪心的一幕:80多岁的老太太躺在床上,见到陌生人一脸警惕。老伯倒在地上,衣服上和身边均有呕吐物,已经陷入了昏迷状态,尚有生命体征。

见状,赶紧将老伯送医院。

老伴患了老年痴呆89岁空巢老人死里逃生

医院抢救后,社工请楼下的邻居暂时照顾老太太。等邻居进入家中,老太太已经坐在床边。邻居问老太太:“你知道你老伴摔倒了吗?”老太太一脸茫然:“我不知道。”

1楼的赵奶奶和海老伯是水利部杭州研究所的老同事,说起他,赵奶奶不由有点唏嘘,海老伯退休前是亚太地区小水电研究培训中心的教授,是一位高级知识分子。由于海老伯是少数民族,饮食、习惯等跟这里的人不大一样,所以平时往来并不密切,算不上相熟。不过大家是老同事又是老邻居,平时碰到虽不怎么聊天,但还是会打个招呼。

“他有一儿一女,听说儿子在新疆工作,女儿在德国。孙女毕业后在杭州丁桥一家幼儿园工作。可能孩子们都忙,所以没办法常来。”赵奶奶说,近几年海老伯的老伴患了老年痴呆症,一直是他在照顾,买菜、烧饭、干家务也是他一个人全包了,得了空还会牵着老伴的手到小区里散散步。

赵奶奶叹了口气:“前天下午我还看到他跟往常一样,在单元楼里进进出出好几趟,忙着买菜做饭哩,身体硬朗着呢,怎么今天就突然不好了。”

万幸的是,经过抢救,海老伯暂时没有生命危险,但还处于昏迷状态,已送到重症监护室。据医生解释,海老伯是脑溢血导致昏倒,还需留院观察,进一步检查病因。老伴已由随后赶到的家属进行照顾。

医生提醒,这段时间冷暖交替,季节性心血管疾病多发,尤其是高血压老年患者,需要特别注意。

这些悲剧引人深思“

浙大老教授摔阳台躺20天满身粪便

儿子从外地回来发现嘉兴独居父母离世多日

近几年来,有关独居老人或者空巢老人在家中独自离世的消息层出不穷。

今年9月9月27日,杭州浙大御跸社区发生一件骇人听闻的事。一对80多岁的空巢老人许久没在小区露面了,因为联系不上老人,女儿带着民警强行破门而入。看到屋内的情形,大家都惊呆了。

老人躺在满地杂物的阳台里,一丝不挂,很虚弱,下半身沾满了粪便,整个阳台臭气熏天。

今年9月

9月3日,杭州湖墅新村的陈大伯,邻居敲他家门久久没有回应,等消防队员破拆进入时,陈大伯已经没有了呼吸。

今年7月7月,杭州汽车南站附近一小区,一位80岁的独居老人被发现死在家中。今年5月杭州西湖区高教新村一位独居老人好几天没有露面,物业发现后报警,警方在其家中发现老人已经死亡多日。去年10月嘉兴某小区一对空巢老夫妇被发现双双在家离世,在上海工作的儿子在事发前3个多星期曾给老人打电话,但无人接听,粗心的儿子当时也没有放在心上。等他回家后,父亲去世已有10天左右,而母亲去世离被发现时才一两天。最大的可能是,父亲因触电等意外而亡,而老太太,则死于无人照顾。浙江在线记者从省民政厅获悉,截至年末,全省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08万人,占总人口的19.44%,比上年同期增加47.24万人,增长5.26%。

如此庞大的老年群体中,很多都是独居老人或者是空巢老人,这些老人子女时常不在身边,一旦身体出现异样,只能靠社区工作人员帮忙看病,而一旦发生紧急病情,很难第一时间获得救治。

晚年孤独这组照片是否让你动容

来源:腾讯新闻《活着》

养老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所必将面对的问题。今天,我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家庭结构由传统的几代同堂的大家庭转变为现代的父母加子女结构的小家庭。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大部分家庭将逐步演变为“”结构,也就是一对夫妻,两个家庭、四位老人.这种家庭结构意味着我们将面对更加严峻的养老问题。

含饴弄孙、安享天伦几乎是所有老人晚年的理想生活。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一对城市中年夫妻必须同时面对抚养子女,赡养老人,应对激烈社会竞争的局面。时间和精力便成了一种稀缺资源。越来越多的家庭被迫放弃了传统的家庭养老转而寻求一种新的养老方式。各种各样的社会养老机构应运而生,伴随着高低不等的收费,入住的老人衣食无忧。当我们自以为老人可以安享晚年时,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他们不仅有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他们同样有自己的心理需要。

▲王士垣回菏泽老家探望他干女儿和患肝癌的女婿。车窗外面是王士垣当年参加建设的兖石铁路,他至今清楚地记得线路上每一座大桥的名称和长度。后来,他因病住院,却总是想早点回老年公寓,因为他觉得住院花公家钱太多。“我心中只有一个‘公’字,我无怨无悔……这是组织考验我的时候……”他吃力地说。

▲得知女儿去世的消息后,老韩每天唯一的活动就是一个人靠在走廊里吸完两包烟。

▲在解放战争中,邢付平把自己的九根肋骨和一页右肺献给了四平战役,当时他年仅20岁。如医院,在医院的花房做一名园丁。他胸前的军功章被正午的阳光照的熠熠生辉,站在三脚架后面的我被他眼中那种不可战胜的力量所慑服。

▲70岁的李积寿患有脑血栓后遗症,见到人总是很激动。很多老年性疾病使人变得反常或迟钝。

▲患有心脏病的老卢已经这样躺了近一个月,窗台上是孩子们送给她的布娃娃。

▲老宋卧床多年,为了尽量少麻烦别人,他把所有生活用品都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

▲张复英患有严重的青光眼,她在和我说话,可是脸却对着墙。

▲张惠芳从二十几岁就开始守寡。她做了一辈子的家务,一个人把两个孩子拉扯成才,曾赴北京参加第五次全国人代会。如今坐在轮椅上的她还嚷着要给别人做活带孩子,别人都笑她老糊涂了。

▲老孙把护士叫到自己的屋里,可他却忘了想要说些什么。严重健忘是人大脑老化的一个重要信号。

▲在老李住进老年公寓的两年里,除了病重不能起床的日子外,他几乎天天一个人坐在这把椅子上。

独居老人必备的生活清单1医药包

对于现在的老人来说,是件离不开的东西。如果有高血压的应常备降压药,糖尿病患者应常备降血糖的药,还应备有速效救心丸等救急药品,放在家中显眼的位置。

2拐杖或轻便推车

独居老人免不了出去散散心,有些老人身体素质好,健步如飞。可是大部分老人走起路来颤颤巍巍,一根拐杖或一辆轻快便捷的手推车,外出的时候能帮助他们省下很多力气。

3待机时间长的电话

信息飞速发展的今天,很多时髦的独居老人也有了手机,但是手机对于他们来讲是个复杂的玩意。一个待机时间长、屏幕大、易操作的手机,可以让他们与朋友或者孩子更好地交流。

4收音机

老人上了岁数,身体各项机能逐步退化。有些人眼睛花看不了电视,也不习惯看电视。因此买个收音机,可以随身携带满街转。听戏曲,听新闻,了解养生知识等等,给老人解解闷。

5每天的问候或陪伴

说到底,独居老人最需要的不是物质,而是孩子在身旁的陪伴。如果实在回不了家,每天最少一通电话的问候必不可少,这点要求不过分,也最应当。

无论在哪,请不要忘记家中年迈的父母!常回家看看最重要!同意点zan!

来源:浙江在线、青年时报、综合网络监制:杨俊霞责编:陆海旻

转载请注明:http://www.ckapq.com/hbwh/140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