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脐周围有由很多穴位组成的全身调控枢纽,它的作用跟大脑一样,有调节作用,这些穴位称之为“肠脑”。“肠脑”对我们的身体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调节它呢?中医“腹针”通过针刺腹部穴位,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是调节“肠脑”的特殊针灸方法。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该疗法根据以神阙穴为中心的腹部先天经络系统理论,寻找与全身部位相关的反应点,并对其进行相应的轻微刺激,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列为国家级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不仅能治疗常见病症,对于疑难杂症疗效也很好,安全可靠,有着较高的有效率,而且治疗周期短、见效快。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腹部不仅包括了内脏中的许多重要的器官,而且还分布着大量的经脉,气血向全身输布,也是审察症候,诊断、治疗疾病的重要部位,因此其治疗内脏疾病和慢性全身疾病疗效显优势。脐带是经络形成的最初始的通道和调控系统,在中医的理念中可称为“先天经络系统”,既包含调控的作用又包含供给营养的作用。因此,经络系统不仅可以应用于临床诊断而且可以应用于治疗的系统。腹部又是五脏六腑会聚的地方,所以采取腹部穴位治疗可调整全身的经络,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
淞茂“腹针”外疗
针灸是当今社会关爱自己天体的最低碳的一种“物质”,而‘腹针’是一种安全、无痛、高效、快捷的针灸新疗法。
一、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治疗全身疾病。
通过腹部穴位治疗全身慢性病、疑难病为主要适应症的针灸疗法之一。这种疗法是以神阙调控系统理论为核心,脏腑、经络学说和中医基础理论为底蕴,通过针刺腹部特定穴位以调节脏腑气血阴阳失衡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个微针疗法。
二、解决传统针灸疼痛问题
腹壁中层则分布有传统已知的经络系统,正是由于腹针疗法的穴位只处于腹壁浅层,针刺进内脏的危险性便完全不存在。相比传统针灸,针刺穴位时出现的酸、麻、胀、痛等感觉是传统针灸取得较佳疗效的重要临床指征,而这点又恰恰是人们不愿接受针灸治疗方法的重要原因。腹针疗法总结出了针刺深浅与各种疾病的相关规律,在患者无知无觉的情况下同样可以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腹针疗法既有传统针灸治疗的特点,又有自身诊治的特色,广泛地适用于各种年龄层次的人,使腹针成为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愉快接受的无痛针灸疗法。
三、适应症
头痛、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眩晕等神经官能症;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慢性胃炎、慢性盆腔炎等慢性炎症类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疼痛性疾病;慢性胃炎、胃胀、痛经、心烦等亚健康状态及肥胖、抑郁、焦虑状态等。
四、治疗时间
(一次三十分钟、4次为一疗程)腹针的留针时间,一般为30分钟。对于病程短和体质较差的病人主张留针的时间稍微短些,对于病程长和体质较好的病人留针时间相对长些。一般疾病4次一个疗程,脑血管病后遗症等慢性病根据病情而定。
★★★有以下疾病的患者都可以试试腹针疗法:
该疗法治疗范围广,涉及病症较多
1、神经系统疾病:脑梗塞、脑出血后遗症、面神经麻痹、失眠、抑郁症、焦虑症、慢性疲劳综合症征等
2、骨科疾病: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软组织损伤、落枕、网球肘、腕管综合征、坐骨神经痛、肩周炎、电脑手、各类关节炎、骨关节病
3、内科疾病:感冒、咽炎、扁桃体炎、胃炎、肠炎、胆囊炎、消化不良等
4、妇科疾病:痛经、闭经、附件炎、月经不调、子宫肌瘤、乳腺增生、更年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妇科疾患
5、心脑血管疾病:冠心病、心律失常、多年中风偏瘫、脑外伤、脑肿瘤术后后遗症、小脑萎缩症等
6、各类痛症:各种头痛、三叉神经痛、腰肌劳损、带状疱疹等
7、眼科疾病:白内障、眼底出血、眼底黄斑、视神经萎缩、儿童假性近视等
8、现代疾病:亚健康、美容、肥胖症等绝大多数疼痛病症均有显著疗效。
★★★健康贴士——“腹针疗法”禁忌症
1、一切原因不明的急腹症不适宜腹针疗法,以免因针刺而引起误诊。在治疗过程中应随时注意患者对腹针治疗的反应。若有不适,及时进行调整。
2、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急性腹膜炎、肝脾肿大引起的脐静脉曲张、腹腔内部的肿瘤并广泛转移,针刺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感染患者,孕妇等不适宜。天气寒凉时在室内针刺要注意腹部保暖。
3、餐后半小时后,在治疗前排空大小便方可针刺。长期慢性病、体质衰弱的病人,如肝脾肿大患者不适宜。在治疗前应空排大、小便。(提示:女性应穿两节式套装较为方便,请不要穿裤袜。)
儿童白癜风能治疗好吗儿童白癜风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