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有很多的朋友咨询关于身体不适的一些问题,也有一些朋友到同尘医馆寻求中医的治疗。在这所有的朋友中,年轻人占了绝大多数,有的确实是一些实质性疾病,需要服用中药治疗,可是更多的只是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所导致的,只要能够改善这些不良习惯,过一段时间自然这些不适就会消失。而对于那些实质性疾病,在服用药物的同时,也需要配合合理的饮食、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
这些再平常不过的知识也许每个人都懂得,也曾多次从朋友圈中看到过。可是我们从来没有认识到它们的重要性。就像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说的那样:懂得很多的人生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同理,只要遵寻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我们的身体就不至于承受如此的苦痛,可是现实恰恰相反。
在我向咨询身体健康的朋友或一些患者反复多次叮嘱保持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健康的重要性时,也许很多人会很不耐烦。甚至有人曾这样说过:我既没有过人的天赋,又不是王思聪,在如此残的社会现实面前,除了努力和拼命我还能怎么做?
做为一个医生对病人的叮嘱是我的一种义务,而你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你的权力。你选择了经常的熬夜、屡次的醉酒……就要承担随之而来的一些结果。
另外,我还想要说的是,难道这些不良习惯真的都是为了工作和学习吗?在我所接触的患者当中,经仔细了解大多数人的熬夜以及一些其它的不良习惯与工作和学习并无多大关联,更多的是为了追剧、刷微博、翻朋友圈。
现在社会的很多人都在走进一种我们所熟知的怪圈:40岁之用健康换金钱,40岁之后用金钱换健康。有没有人仔细的想过这句话?世界上最可怕的事应当是转眼间我们真的40岁了,健康也失去了,换来了的只是仅仅能够维持生活的少的可怜的金钱。而我们却还要为失去的健康买单。
昨天看诸葛亮的《出师表》,出于自己专业的敏感,从诸葛亮身上发现了一些事业与健康有关的细节。
诸葛亮自己在《前出师表》中说:“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在《后出师表》中说:“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也。”
受命,指公元年刘备白帝城托孤,从那时起,诸葛亮每晚都没睡过好觉,思虑很多,连吃饭都不知道是啥滋味。为什么呢?因为自己知道才能有限,而敌人又太强大。但既然受托付,千斤重担还得挑起来。所以急急深入南方不毛之地征伐,两天才吃一顿饭,为的是能为北伐争取时间,自己的身体就顾不上了。
公元年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具体是怎么死的,《三国演义》和《三国志》都没有明确记载。根据《三国演义》所描述的诸葛亮生活习惯以及《出师表》中的表述我们大致可以推测,他很有可能患有消化系统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三国演义》多次描写到诸葛亮吐血的场景,而吐血的原因中医认为:多因嗜食酒热辛肥、郁怒忧思、劳欲体虚等,致胃热壅盛,肝郁化火,或心脾气虚,血失统御而成。亦有因外感引动者。
今天就从中医的角度分析一下诸葛亮到底在哪些方面违备了正常的养生原则。
很少运动,体质下降:自跟随刘备出山以后,诸葛亮更是缺乏必要的肢体运动。由于每次打仗他都“手摇羽扇,独坐轮车”,身体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势必影响食物的消化。此外诸葛亮还是一个废寝忘食的工作狂,这更是加重了肠胃功能的负担。到最后一次伐魏时,诸葛亮的饭量严重下降。而这一信息正好被他的死对头司马懿得知了,司马懿说:“孔明食少事烦,岂能久乎?”
劳耗心智,暗耗精血:诸葛亮是一个内心非常敏感的人,他无法做到举重若轻,工作中每一个失误都会给他带来很大的精神负担。而且他又是一个好面子的人,北伐屡次失败,无法实现他对世人的承诺,这让他心急如焚,忧心忡忡。而身边大将的接连死亡,则更是让他伤心不已。
郁郁寡欢,提前夭亡:诸葛亮曾多次昏倒,这表明他有多种疾病,如高血压、脑出血、贫血、低血糖等。其与起居无常、食无规律、缺乏运动、工作压力大、急功近利、疾病缠身、暗耗精血等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数伐中原而不成,郁郁不得志,诸葛亮的内心已经脆弱到了极点,当吴蜀联合进攻行动被曹魏瓦解后,诸葛亮便彻底崩溃了,叹曰:“吾心昏乱,旧病复发,恐不能生矣。”
诸葛亮是“过劳死”的典型代表,至今仍令人感叹:作为智慧化身的一代贤相诸葛亮,几乎达到了“完人”的境界。一提到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淡泊名利、心思缜密、忠心耿耿、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形象就会浮现在我们的脑海中,但是如果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诸葛亮是失败的,也许身不由己,也许现实所迫,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事业与健康并不像鱼与熊掌一样不可兼得,要么选择身体健康,碌碌无为;要么功成名就,疾病缠身。在罗辑思维的跨年演讲中,王石上台的15分钟,最重要的话题就是谈了健康对于事业的重性。王石的事业成功是勿庸质疑的,而他的身体更是好的令人羡慕,他自己说:只要晚上躺下准备睡觉不超过一分钟就会酣然入睡,就这一点又有几人能做到。
其实不论事业成功还是身体健康,考验的都是我们的智慧和毅力。对于健康,方法我们从来不缺,缺的是从此时此刻开始一直坚持下去的毅力;对于事业,我们缺的更是一份横下心来、选定方向、忍住寂寞、做好自己的智慧。
同尘医话,陪您健康闯天下!
国内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白癜风怎么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