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
“我干了你随意”
类似这样的劝酒词在中国人的酒席上
并不少见
特别是年底了各种聚会一波波都要来了
劝酒挡酒逃酒,
你们准备好了吗
........
前几天,杭州市上城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一起聚餐饮酒后其中一人脑出血致残的赔偿纠纷。原告妻子向当时聚餐邀请人和最终买单者索赔30余万。
庭审中,吴女士和邱先生表示,一共十来个人分一瓶红酒,不存在过量饮酒。没有对他劝酒、敬酒,也没有看到他喝酒。即便罗先生当晚确实喝酒了,也是极少量的。
病因鉴定结果显示,罗先生所患的该病50%是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病变引起,其余则与气候、饮酒、体力劳动等因素有关。
该案还在审理中。
快到过年了,亲友聚餐等逐渐增多。
那么,万一喝酒的人出现意外,
你想过怎么办吗?
以下4种人要承担应有责任!!
首先,是强迫性劝酒,
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
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
仍劝其喝酒的行为;
其次,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
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
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
第三,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
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
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
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
最后,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
做到这些可帮你免责!
1文明喝酒,健康喝酒,摒弃旧的不好的习俗
和风气,做到不劝酒,不以酒作为聚会的主角,
从根本上杜绝饮酒安全隐患。
2
若席间已经有人饮酒过量,
那么,同席的人一定要做好安全注意工作。
对醉酒者,应安全护送其到家,
并通知其家属进行陪护。
若没有家属在场,应安排好人在场陪护到酒醒,
或者通知其家属领回。
3
注意保留相关证据
聚会的组织者可以提供消费清单,
证明上面没有足以使人醉酒的酒水,
以此主张免责。
同时,
聚会的参与人也要注意保留自己没有强制性劝酒的证据,以及聚会后已经尽到相应的安全注意义务的证据。如护送回家的出租车发票,
通知家属的电话通话清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