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雪丽:大家早上好。很荣幸能在这个讲台上跟大家分享一些老年康复方面的一些经验和知识。
我们院是北京市卫计医院,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一个内容就是康养结合中老年康复服务模式的设计。
从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
第一部分,老年人的特点,这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了解了特点,才能更好的为他们服务。
第二部分,老年康复的需求和老年康复的一些基本概念。
第三部分,老年康复服务模式的设计,有一些工作中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
老年康复特点
在全球的银发浪潮冲击之下,各种养老、为老服务的思潮不断涌现,还有很多新观念、新理念。
1、功能特点:衰老是生理现象,是生理性功能减退,是功能减退的基础,同时伴随年龄的增加会伴随各种疾病、损伤和创伤,这些都是功能减退的催化剂,就是我们所说的病理性功能障碍。
虽然年龄的增加,功能是逐渐下降的,但应激反应是逐渐增加的。各种不良的生活方式导致机体功能性的改变,加上疾病的累加,尤其是老年人慢病的累加会导致功能器官的逐渐衰退。到一定年龄和一定状态功能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许多老年人功能是处于一种相对的平衡状态,就是我们所说的衰弱状态。老年人不像年轻人那样,往往一个小的临床事件就会导致功能的急剧下降,有时候一个感冒或者轻度的肺部感染,甚至一次跌倒,一个小手术等等,老年人机体储备功能降低,平时可能没有问题,身体各方面似乎都很正常,但是因为机体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突然一个小的临床事件都会导致全身功能急剧下降。
2、医学方面特点:
(1)共病:是老年医学里面的专有名词,是指多种慢病同时存在,一般是大于等于三种的慢病,比如高血压、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等等,在一个人身上同时存在就称为共病。慢病的特点是患病时间长,且都是不可治愈的,需要终身治疗。老年人患病临床表现不典型。比如我们经常在临床上看到老年人心绞痛的或者心梗是无痛性的发作。我们曾有一个老年病人训练回来之后说自己有点劲儿,一量血压是70-40mmHg,心电图检查是右室心梗。不像中年人会有明显的心前区疼痛的表现,容易在临床上出现漏诊。另外,慢病的疾病负担比较重。再加上老年人退休以后,在家庭、工作、生活、社会中的角色的改变,社会关系的改变,不像以前有一个很好的生活交际圈,再加上各种医保制度的不健全,伴随特殊的社会和成长经历,导致心理方面的变化。所以好多人觉得岁数越大,老年人越偏执、固执,伴有明显的不安全感和失落。这些都是我们在接触老年人,和他交往,为他提供服务的时候不可避免要考虑的问题。
(2)并发症多:比如老年人患肺部感染发烧,就可能导致卧床,卧床以后会出现压疮,营养不良,反应力低下等等一系列问题。
(3)临床问题和老年综合征:贫血,营养不良的情况比较多。还有一些以前不常被